[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fi4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设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246.1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凯;张妮娜;郑雷;尹莉;周旸;庞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fi4 正交 信号发生器 版图 设计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4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设计结构,包括vco_buf_5GHz,div_by2_25%_duty_cycle,lo_buf_2p5g,rc_array;信号走向采用左近右出的方法,vco两路信号先经过vco_buf_5GHz模块提高驱动力,输出两路信号送给div_by2_25%_duty_cycle模块进行分频,产生四路lo信号,再经过lo_buf_2p5g模块提高驱动力,最后rc_array模块分别产生四路lo信号。本发明的为水平对称的布局结构,保证工艺差分对称,减小工艺引起的信号失配;电源地线与时钟线设置为垂直相交,最大程度的减小电源地线和时钟线之间的寄生电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版图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wifi4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正交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电子仪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电子对抗、电子测量、科研教学等领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性能要求也越高,版图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性能指标。版图布局不合理,带来的额外RC寄生效应再加上工艺引起的失配,给阵列电路的时钟、电源的布线带来不利影响,继而影响像素单元电路的一致性和抗干扰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4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设计结构,提高版图的精度,减小RC寄生,保证正交信号发生器工艺角度的匹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wifi4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设计结构,主要包含4个模块,vco_buf_5GHz,div_by2_25%_duty_cycle,lo_buf_2p5g,rc_array;整体布局水平对称,信号走向采用左近右出的方法,vco两路信号先经过vco_buf_5GHz模块提高驱动力,输出两路信号送给div_by2_25%_duty_cycle模块进行分频,产生四路lo信号,再经过lo_buf_2p5g模块提高驱动力,最后rc_array模块分别产生四路lo信号。
进一步的,其中vco_buf_5GHz模块采用水平对称的布局方式,保证工艺差分对称,减小工艺引起的信号失配,左进右出,直接输出给div_by2_25%_duty_cycle模块,大大缩短走线长度,减小RC寄生。
进一步的,其中div_by2_25%_duty_cycle模块采用水平对称的布局方式,保证工艺差分对称,减小工艺引起的信号失配,四路lo信号从模块中间输出,采用两两匹配的方式连接到lo_buf_2p5g,减小工艺失配。
进一步的,其中lo_buf_2p5g模块采用水平对称的布局方式,保证工艺差分对称,减小工艺引起的信号失配,产生的lo信号分别从模块的上下对称输出,采用45°的连线方式连接到rc_array,缩短走线长度,减小RC寄生。
进一步的,其中rc_array模块采用水平对称的布局方式,保证工艺差分对称,减小工艺引起的信号失配,确保I路和Q路lo信号对称匹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4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设计结构,电源地线以插指的形式上下分布,保证工艺差分对称;电源地线和时钟线设置为垂直相交,最大程度的减小电源地线和时钟线之间的寄生电容。
本发明的整体版图采用水平对称的布局方式,保证工艺差分对称,减小工艺引起的信号失配;电源地线与时钟线和lo信号线设置为垂直相交,最大程度的减小电源地线和时钟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达到提高正交信号发生器的性能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交信号发生器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交信号发生器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