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时滞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871.6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辉;林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制冷 机组 补偿 线性 控制 策略 | ||
1.一种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时滞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压缩机频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输入,以蒸发温度、过热度为输出建立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数学模型;
步骤二、将模型通过逆解耦器及解耦补偿器分解为两个独立控制回路;
步骤三、构建带时滞补偿环节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步骤四、构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时滞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一中,从压缩式制冷机组中采集运行数据,然后采用系统参数辨识的方法,建立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二阶数学模型:
模型以压缩机频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输入,以蒸发温度、过热度为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时滞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通过逆解耦器及解耦补偿器的方法将系统进行解耦,通过设计逆解耦矩阵D(s)消除系统的耦合关系;
在设计解耦器时要保证物理可实现性,其一,传递函数分子阶次小于等于分母阶次;其二,传递函数时滞时间大于零;
针对二阶模型中g12/g11会导致传递函数中e-τs里τ0的情况,需要在解耦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增加一个时滞补偿环节e-ts,其中t=τ11-τ12,补偿矩阵为:
进一步计算得到解耦器为:
解耦后的矩阵:
由上式可以看出,解耦后的矩阵为对角矩阵;
解耦后的两个回路为一阶系统加时滞环节的形式,即
其中K、T、τ0
解耦后,原本严重耦合的系统变成了对角传递函数矩阵,可分别进行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时滞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三中,构建带时滞补偿环节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后的系统状态空间方程为:
式中f为总扰动;
状态观测器为:
z1、z2为系统状态x1、x2的观测值,ω为观测器带宽;
解耦后的回路为一阶环节加时滞环节,时滞环节的存在导致LESO的输入不同步,即输出反馈y(t)滞后于控制信号u(t),所以通过给控制信号增加一个时滞补偿项,使u(t)与y(t)滞后相同的时间T,从而保证LESO输入同步,以此提高系统带宽,改善系统性能,改进后的状态观测器如下:
其中T为时滞补偿项时间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时滞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四中,自抗扰控制的控制率为
式中z2为总扰动的观测值;
控制器实现为:
u0=kp(r-y)
式中Kp为比例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8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拆卸式防护外壳的电子血压计
- 下一篇:一种安防用摄像头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