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引导方法、平台、系统及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2420.6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于会敏;张翔;吴冰;郭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钟昕宇 |
地址: | 221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引导 方法 平台 系统 作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引导方法、平台、系统及作业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施工资料库调取相识岩体爆破工况,进行布孔设计、钻孔施工及装药爆破完成一次循环作业,利用3D扫描计算对超欠开挖进行3维模型构建,对模型体积计算分析,确定超欠开挖处理方案,对下一循环布孔设计及钻孔方案进行调整,降低超欠开完工程量,缩短施工一循环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该方法提供合理的施工引导,施工作业效果达到最优,并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引导系统,属于数控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腾飞,中国的隧道项目特别是高危险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
隧道施工一直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而开挖和湿喷是是隧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将超欠挖值控制在最小水平,提高湿喷质量,控制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是目前隧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国内外仅存在隧道施工单项技术,有必要对传统的隧道施工过程和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引导方法、平台、系统及作业方法,可精准控制,保证施工进尺和施工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隧道施工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获取隧道施工资料,根据隧道施工资料生成钻孔施工方案;
步骤B:发送所述钻孔施工方案至凿岩台车的上位机显示屏,并根据所述钻孔施工方案生成钻孔爆破任务下发至施工人员控制端;
步骤C:控制进行已施工进尺的三维轮廓扫描,获取三维点云数据;
步骤D:对所述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去噪、断面提取处理,计算超欠挖位置、总量、最大值数据,突出显示每循环的超欠挖结果,生成超欠挖报告;
步骤E:根据超欠挖分析报告,实时优化布孔图设计,更新钻孔方案,实现每循环的钻孔方案动态设计;
步骤F:重复步骤A-E直至开挖作业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施工资料包括该隧道的岩体类型;
根据隧道施工资料生成钻孔施工方案,包括:
根据该隧道的岩体类型选取隧道施工的类似岩体施工资料,调取相应布孔方案、钻孔方案、一次爆破量数据,自动调整匹配隧道开挖相关内容参数,基于所述隧道设计资料进行布孔图设计,得到布孔设计图;所述类似岩体施工资料包含:岩体类别、岩体强度、岩体完成性、一次掘进深度、开挖隧道尺寸形状;
根据所述布孔设计图,结合隧道一次掘进循环深度、开挖隧道尺寸形状,确定隧道的钻孔施工方案,所述钻孔施工方案包括:钻孔定位、钻孔深度、钻孔孔径、炸药用量、爆破顺序信息参数。
进一步的,根据超欠挖分析报告,实时优化布孔图设计,实现每循环的钻孔方案动态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3D扫描建立3D数字模型,分析超欠挖工程量;
明确相应位置布孔方案、钻孔深度及装药量;
调整局部布孔方案及钻孔方案。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超欠挖报告,对隧道断面进行处理,使隧道断面形状及尺寸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超欠挖分析报告的结果分为两种情况,超挖和欠挖;若结果为超挖,则跳转步骤b;若结果为欠挖,则跳转步骤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起吊设备
- 下一篇:涂布装置以及涂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