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2566.0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森;章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48;H01P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焦伟丽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极化 天线 | ||
1.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小于工作频点的波长的介质基片、方形金属贴片元件、微带线、多组折叠耦合线组、三维金属地板和多个金属过孔;所述方形金属贴片元件、所述微带线和所述折叠耦合线组均位于所述介质基片的表面,所述三维金属地板位于所述介质基片的另一表面,所述方形金属贴片元件和所述折叠耦合线组均与所述微带线连接,所述金属过孔穿透所述介质基片一端与所述折叠耦合线组连接形成并联谐振器,另一端与所述三维金属地板连接;
所述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和馈电微带线;
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方形金属贴片元件的相邻两条边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微带线和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馈电微带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线连接形成馈电端口;
所述多组折叠耦合线组由第一组折叠耦合线组和第二组折叠耦合线组组成,第一组折叠耦合线组包括第一段折叠耦合线和第二段折叠耦合线,第二组折叠耦合线组包括第三段折叠耦合线和第四段折叠耦合线,第一段折叠耦合线和第二段折叠耦合线之间互相不接触且互相之间耦合,第三段折叠耦合线和第四段折叠耦合线之间互相不接触且互相之间耦合;
所述金属过孔包括第一金属过孔和第二金属过孔,所述第一组折叠耦合线组和所述第二组折叠耦合线在所述金属贴片元件的两侧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段折叠耦合线与所述第一金属过孔连接,所述第二段折叠耦合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之间;所述第一段折叠耦合线,第二段折叠耦合线与所述第一金属过孔共同形成并联谐振器;
所述第三段折叠耦合线与第二金属过孔连接,第四段折叠耦合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第四微带线之间;所述第三段折叠耦合线,第四段折叠耦合线与所述第二金属过孔共同形成并联谐振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均为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方形金属贴片元件的相邻两条边连接的连接点为所述的方形金属贴片元件的两条边的中心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的电长度在中心频率上均为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带线和所述第四微带线的特征阻抗均为100欧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带线和所述第四微带线之间的电长度相差9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端口的阻抗为50欧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段折叠耦合线、第二段折叠耦合线、第三段折叠耦合线和第四段折叠耦合线均为折叠状,相对布置;所述的第一段折叠耦合线、第二段折叠耦合线、第三段折叠耦合线、第四段折叠耦合线的电长度为在中心频率为四分之一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5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