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酸钠树脂在医用氧气湿化上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012713.4 申请日: 2022-01-06
公开(公告)号: CN114931688A 公开(公告)日: 2022-08-23
发明(设计)人: 王义明;杨杨;杨硕;乌日娜 申请(专利权)人: 杨杨
主分类号: A61M16/16 分类号: A61M16/16
代理公司: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代理人: 于文顺
地址: 063000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聚丙烯 树脂 医用 氧气 湿化上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氧气湿化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酸钠树脂在医用氧气湿化上的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聚丙烯酸钠树脂制成吸附体,置入湿化瓶,医用氧气进入湿化瓶通过吸附体进行湿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纯化水浸泡的聚丙烯酸钠树脂代替传统湿化液,湿化面积大,能够有效地湿化氧气;不会产生液体喷溅现象,特别适用于移动环境;湿化过程不会产生气泡爆裂声,大大降低噪声。本发明拓展了聚丙烯酸钠树脂的新用途,也为医用氧气湿化提供了新方法,特别是为移动吸氧,如急救车病患吸氧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氧气湿化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酸钠树脂在医用氧气湿化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酸钠,化学式为(C3H3NaO2)n,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重要化工产品,小相对分子质量的为液体,大的可为固体。商品形态的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小到几百,大到几千万,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粘稠液体、凝胶、固体粉末或树脂,具有高吸收性。聚丙烯酸钠树脂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无臭无味无毒,遇水膨胀,吸湿性极强。具有亲水和疏水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聚丙烯酸钠树脂具吸水量大、保水性强和安全无毒等特点,使其在很多领域广泛应用,其产品形态很多,不同的形态分别满足不同的用途。在日化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如化妆品方面在制造护肤霜、香水和花露水等化妆品的过程中可加质量分数0.5%~1.0%的聚丙烯酸钠树脂,既可防止香料和酒精的挥发又可保持香味持久,还起保水增稠、滋润皮肤的作用。近年来聚丙烯酸钠树脂已初步应用于医药的各个方面:如用于保持部分被测液的医用检验试片;制成含水量大、使用舒适的外用软膏;能吸收手术及外伤出血和分泌液、并可防止化脓的医用绷带和棉球;能使水分和药物通过而微生物不能通过的抗感染性人造皮肤、人造骨骼、人工肌肉和长效凝胶避孕药等;此外聚丙烯酸钠树脂在隐形眼镜和缓释药物基材等制造过程中得到应用。虽然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应用日趋成熟,但在气体湿化方面特别是在医用氧气湿化用途未有说明。

医用氧气(医用氧)纯度≥99.5%,水分含量露点≤-43℃(即在≤-43℃条件下才允许有结晶水),为干燥气体。医用氧气必须经过湿化,使患者的气管保持湿润状态,增加进氧时间从而增加进氧量,提高血氧饱和度,预防脑缺氧现象的发生。由于气管保持湿润,既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又可以防止痰痂形成,从而减少吸痰次数,不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减少吸痰时器械对患者的损伤。

目前医用氧气湿化方式采用医用氧气流入湿化瓶(内含湿化液,要求为纯化水),通过气泡带走湿化液的水分起到氧气湿化作用,湿化原理见附图1。湿化后氧气湿度≥40%RH(相对湿度)。其中临床中吸氧一般情况低流量吸氧是1-2L/min,中流量吸氧是2-4L/min,高流量吸氧是4-6L/min。在特殊情况下需增大氧气流量至15L/min乃至更高,传统氧气湿化装置不能满足要求。

传统湿化方式会带来以下问题:

1、对湿化瓶的安装有一定要求,墙插式流量计(接入湿化瓶)一般要求竖直,当角度偏离竖直位置超过15°时,随着偏离角度的增大,湿化液溢出的风险增大,在鼻氧管或者氧气面罩中容易产生湿化液喷溅,从而造成患者呛水,增加患者心肺负担,甚至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在病房的吸氧过程中,护士要按时巡检,来防止湿化瓶倾斜。在移动环境中,如急救车中,因为非稳定环境,湿化液在湿化瓶中震荡,极易引发湿化液溢出,造成鼻痒管或氧气面罩湿化液喷溅,传统的湿化方法不能解决湿化要求。

2、对氧气流量有限制,墙插式流量计(接入湿化瓶)一般不超过4L/min,最高不超过6L/min。在临床中,很多情况需要采用更高流量吸氧。当流量超过10L/min时,传统湿化瓶中湿化液也容易溢出,产生喷溅,对病患产生伤害,传统的湿化方法不能满足要求。

3、传统湿化瓶湿化,由于气泡爆裂会产生噪声,不利于病患休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无游离水的湿化方法,在医用氧气湿化特别是解决移动吸氧的关键难题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杨,未经杨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