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镜和显微镜耦合气水双介质工作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2772.1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宋超;林院;郑武;肖毓华;郑益新;俞云龙;田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B90/2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地址: | 35001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镜 耦合 气水双 介质 工作 通道 | ||
本发明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镜和显微镜耦合气水双介质工作通道,包括显微镜通道,显微镜通道上部外侧设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显微镜通道上部同轴可拆卸连接有顶盖,顶盖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进水管,顶盖另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出水管,顶盖中部沿周向均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本方案主要应用在微创脊柱手术中,弥补传统显微镜及内镜通道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镜和显微镜耦合气水双介质工作通道。
背景技术
微创脊柱手术具有诸如组织损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早和成本效益高等优点,在现有脊柱微创技术中,显微镜和脊柱内镜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及通道技术的飞速发展,相继诞生了以空气为介质的显微镜技术、以水为介质的单孔单通道同轴内镜、以水为介质的双孔双通道非同轴内镜,但对于显微镜下的通道技术发展却仍然停留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所用工作通道,它是最为经典的经椎间孔融合术的微创版本。然而即使是在内镜及通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内镜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难关,大多数脊柱外科医生使用内镜仅能完成单纯的腰椎减压操作,而对于脊柱的修复与重建,如滑脱复位、脊柱固定、镜下融合等望而却步,这根本上是由于内镜及通道器械的自身缺陷所致。显微镜通道较内镜通道口径稍大,也属于微创技术,可以完成通道下减压、融合、固定等多项操作,但存在剥离范围较广,出血量较多,不如内镜下视野针对性强等缺陷。因此,为了弥补传统显微镜通道及内镜通道的各自短板,推动脊柱显微外科的发展,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微创脊柱手术用显微镜与内镜耦合气水双介质工作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和显微镜耦合气水双介质工作通道,以弥补传统显微镜及内镜通道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内镜和显微镜耦合气水双介质工作通道,包括显微镜通道,显微镜通道上部外侧设有把手,显微镜通道上部同轴可拆卸连接有顶盖,顶盖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进水管,顶盖另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出水管,顶盖中部沿周向均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体表X线透视定位确定责任节段无误后,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肌间隙分离周围肌肉,抵达骨面找到需要进行手术的操作区域后,使用逐级扩张通道,优先置入显微镜通道,将把手与外部固定架连接固定通道位置,安装顶盖并旋紧,从进水管上端连接注水装置进行注水,从出水管上端连接出水装置用于排水,通过水循环保证显微镜通道内的可视度,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三个通孔可按照内镜口一个,操作口两个进行随机分配,从而实施水介质下的关节突截骨、椎管减压等操作。完成减压操作后,关闭进水管进水,旋开顶盖,用吸引器吸净显微镜通道内水介质,根据手术需要在空气介质下完成融合器植入、椎体滑脱复位及钉棒固定等操作。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通过在显微镜通道上部可拆卸连接一个开设有三个通孔的顶盖,从而将内镜通道巧妙地与显微镜通道耦合,使其既是单孔单通道显微镜通道,亦是单孔单通道非同轴内镜通道,将内镜技术与显微镜技术合二为一,融合了两者的共同优势,弥补了互相的缺陷;
(2)本方案中,顶盖具有三个通孔,其比现有内镜技术视野更大,操作更多,常规内镜手术必须使用专用的内镜器械,但在本工作通道下,既可以使用开放手术脊柱器械,也可以使用内镜手术器械,二者兼而有之;
(3)本方案将内镜通道与显微镜通道相耦合,实现了水介质、空气介质手术两做的绝对优势,弥补了腰椎内镜手术椎体滑脱复位困难、术中无法置钉、无法植入融合器等技术缺陷。
进一步,顶盖中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上同轴密封可拆卸连接有圆板,圆板为弹性塑料材质制成,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沿周向均布开设在圆板上。弹性塑料材质的圆板能使手术器械与三个通孔之间的接触及摩擦从刚性接触转变为柔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立医院,未经福建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消防用真空绝热板
- 下一篇:一种钻注锚台车注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