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贴合机设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5979.4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1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今日之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4 | 分类号: | B29C65/74;B29C65/52;B29C65/7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周小涛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贴合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贴合机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贴合机技术领域,该新型贴合机设备,包括安装台;固定架,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安装台的下端,固定架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安装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以及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包括放料支撑架、放卷固定板、吸附同步带、排线组件和侧板,放料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安装台的上端,放卷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板的侧端,放料支撑架和侧板相连接,吸附同步带连接于安装台的上端,排线组件固定连接于侧板的侧端,侧板固定连接于排线组件的侧端,通过吸附同步带解决膜走偏变形问题使得装置在进行膜贴合时能更加的稳定,使得生产合格率以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贴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贴合机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贴合机包括放卷装置、涂胶装置、输送加压装置、驱动马达等各大机械部分。全自动贴合机主要针对小型显示器及小型触控组件的生产特点而设计,是液晶显示器生产的必要设备之一。本词条通过对贴合机的技术参数、特点和性能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贴合机。
现有技术中的贴合机在进行对膜在压合过程中容易导致跑偏变形从而影响生产使得生产效率低,且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生产时因中间有层铝箔会容易接触导体,会有发生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贴合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贴合机在进行对膜在压合过程中容易导致跑偏变形从而影响生产使得生产效率低,且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生产时因中间有层铝箔会容易接触导体,会有发生短路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贴合机设备,包括:
安装台;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安装台的下端,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安装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以及
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放料支撑架、放卷固定板、吸附同步带、排线组件和侧板,所述放料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安装台的上端,所述放卷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板的侧端,所述放料支撑架和侧板相连接,所述吸附同步带连接于安装台的上端,所述排线组件固定连接于侧板的侧端,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排线组件的侧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补强板机构、第二下热辊组件、面板和第一张力引取分条组件,所述放卷固定板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卷轴,所述放卷固定板的一侧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下热辊组件的上端固连接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热辊轮,所述第二下热辊组件的上侧设置有第三上热辊组件,所述第三上热辊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热辊轮。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张力引取分条组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分条组件支架第二分条组件支架,所述分条组件支架第二分条组件支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张力引取分条组件第三张力引取分条组件,所述张力引取分条组件第三张力引取分条组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辊支座,所述第一辊支座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辊筒,所述张力引取分条组件第三张力引取分条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辊支座,所述第二辊支座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辊筒。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三上热辊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膜支撑座,所述隔膜支撑座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隔离膜滚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面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冲孔组件和冲孔漏斗,所述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后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台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废料箱和L型连接架,所述L型连接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箱,所述废料箱和第一电箱分别与外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台的下端连接有废料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今日之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今日之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5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