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7146.1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叶万里;谭忆秋;肖神清;李济鲈;吕慧杰;熊学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驾驶 引导 系统 | ||
1.一种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车载端和云平台(5),车载端包括车载前端定位器(2)、车载后端定位器(3)、信号处理系统(4)、车载激光雷达(6)和投影系统(7);
车载前端定位器(2)用于对车辆前端进行定位,并将车辆前端定位信息通过信号处理系统(4)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至云平台(5);
车载后端定位器(3)用于对车辆后端进行定位,并将车辆后端定位信息通过信号处理系统(4)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至云平台(5);
车载激光雷达(6),用于扫描并识别周围车辆与障碍物,获取的轮廓信息发送至信号处理系统(4);
信号处理系统(4),用于将车辆前端定位信息、车辆后端定位信息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至云平台(5);
云平台(5),用于根据车辆前端定位信息获取车辆在地图上的位置信息,根据车辆前端定位信息和车辆后端定位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方向,根据车辆在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及车辆行驶方向建立相对坐标系,确定道路边界线和行驶标线的控制点坐标,并发送至信号处理系统(4);
信号处理系统(4),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点坐标得到道路边界线和行驶标线,将道路边界线和行驶标线转换为线条信息,并将线条信息与轮廓信息融合成图像,将融合后的图像发送至投影系统(7);
投影系统(7),用于将接收的图像投影至挡风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5),根据车辆前端定位信息获取车辆在地图上的位置信息,根据车辆前端定位信息和车辆后端定位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方向;
以前端定位信息作为原点,以车辆行驶方向作为Y轴正方向建立相对坐标系,选取Y轴坐标值范围,该范围的最大值大于超车视距,选取X轴坐标值为同向车道所有范围,作为计算区域,提取计算区域内的道路边界信息和标线信息,将道路边界信息和标线信息简化为控制点坐标并回传至信号处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系统(4)还用于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和透视变换,将变换后的图像发送至投影系统(7)进行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7)包括光源模块(71)、镜头模块(72)和调节模块(74);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输入图像放大、缩小、左移、右移、透视变换、逆透视变换、远处向右错切变换和远处向左错切变换信号,并发送至信号处理系统(4),信号处理系统(4)根据输入的信号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和透视变换,将变换后的图像发送至光源模块(71);
所述光源模块(71)按照接收的图像发射光至镜头模块(72),经镜头模块(72)转换成投影图像投影至挡风玻璃,光源模块(71)和镜头模块(72)置于车辆内后视镜背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74)主体为圆柱状操作杆,可通过上拉、下压、左拨、右拨、前拨、后拨、顺时针扭转和逆时针扭转控制图像放大、缩小、左移、右移、透视变换、逆透视变换、远处向右错切变换和远处向左错切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7)包括两种光源投影色调模式,分别为亮色模式和暗色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驾驶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73),所述控制面板(73)包括开关按键(731)、视觉模式切换按键(732)、电源指示灯(733)和信号指示灯(734);
所述开关按键(731)用于输入开启信号,用于控制信号处理系统(4)和投影系统(7)工作;
所述视觉模式切换按键(732)用于输入光源投影色调模式选择信号,用于控制投影系统(7)的光源为亮色模式或暗色模式;
所述电源指示灯(733)用于指示信号处理系统(4)和投影系统(7)是否通电正常;
所述信号指示灯(734)用于指示信号处理系统(4)的无线通信功能是否运行正常并指示信号强度;
控制面板(73)设置在后视镜底面并设置其平面的法相方向指向驾驶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71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