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卡液动控制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8195.7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权;刘祖林;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昇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3/01;E21B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曹月明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科福***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卡液动 控制 | ||
本发明适用于控制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吊卡液动控制柜,在柜体的同一个面板上对外界所有的外接管路进行统一的插接排布,同时电气插接头采用航空快速接头,液压采用穿墙接头均为方便插接的结构,从而将电气、液压的安装过程进行优化,这种集中式的面板快速连接,起到了节省现场工人接线的时间。集成阀组的设置对内部各个阀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内部整洁美观的同时节约了空间。在柜体上的前、后表面以及上表面同时开设有铰接的柜门,从而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对柜体内部的设备进行安装,线、管路的连接提供方便,也方便了后续对其进行维修处理,同时柜门上设置有密封胶垫用于对柜体和柜门之间进行防水、防晒以及防尘处理,保证内部设备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卡液动控制柜。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修井机的吊卡采用手动操作,需要人工在钻台面操作,效率低下,人员操作处在危险区域。但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的进步,人工正在被机器替代,采用液压控制吊卡的方式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液压吊卡在现今的石油勘探、海洋深井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前的手动吊卡工作起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已发生安全事故的缺点较为明显,所以,液压大吨位吊卡在以后的自动钻井中是必不可少的,研发更先进的液压吊卡是必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吊卡液动控制柜,旨在解决传统的修井机的吊卡采用手动操作,需要人工在钻台面操作,效率低下,人员操作处在危险区域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卡液动控制柜,包括三开门的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通过内部各个阀的启闭控制整个吊卡进行运动的集成阀组,所述集成阀组通过液压钢管与所述柜体面板的穿墙接头相连接,所述穿墙接头用于与外界的各个液压管头和电缆相插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前后表面以及上表面均开设有柜门,且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垫。
优选的,所述集成阀组包括用于对油路进行换向的电磁阀、用于调节油缸速度的流量调节阀、用于防止液压超压的溢流阀、用于降低整个液压系统压力的减压阀和平衡阀以及用于防止回油回流的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设置有三个,且位于整个所述集成阀组的顶部,分别用于控制液压吊卡的三种功能。
优选的,所述柜体上还设置有两个航空插头,两个所述航空插头分别对应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其中控制电缆对应的所述航空插头连接所述电磁阀接线和信号线,用于外接电气控制箱,其中信号电缆对应的所述航空插头用于连接液压吊卡的位置开关信号。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通过十二根接线的一端共同连接控制电缆对应的所述航空插头,另一端分别与各个所述电磁阀上的接线孔对应。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面板表面设置有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源管线连接,设置有回油口用于与回油管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成阀组还包括保持控制油缸自锁的双向液压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吊卡液动控制柜,本申请在柜体的同一个面板上对外界所有的外接管路进行统一的插接排布,同时电气插接头采用航空快速接头,液压采用穿墙接头均为方便插接的结构,从而将电气、液压的安装过程进行优化,这种集中式的面板快速连接,起到了节省现场工人接线的时间。
本申请集成阀组的设置,对内部各个阀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内部整洁美观的同时节约了空间,也提高了安装速度和操作时规范程度,使用更加的方便快捷。
本申请在柜体上的前、后表面以及上表面同时开设有铰接的柜门,从而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对柜体内部进行窥探,进而对柜体内部的设备进行安装和线路、管路的连接提供方便,也方便了后续对其进行维修处理,同时柜门上设置有密封胶垫用于对柜体和柜门之间进行防水、防晒以及防尘处理,保证内部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昇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上昇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