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氧化三锰颗粒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8495.5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玲;陈春英;赵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段卉 |
地址: | 5105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颗粒 制备 疫苗 佐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四氧化三锰颗粒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所述佐剂为颗粒佐剂,所述颗粒佐剂为外部包裹有或没有赋形剂的四氧化三锰颗粒,所述颗粒佐剂粒径为5~3000nm。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氧化三锰颗粒佐剂能够有效结合单链核苷酸佐剂并能有效载带免疫抗原,能够在较少的抗原剂量和较低的注射使用量时,获得更加优异的免疫治疗效果;高效的激活免疫细胞,实现平衡的体液和细胞免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与疫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四氧化三锰颗粒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自疫苗发展以来,已实现对天花等多种疾病的消除。多种类型的疫苗已被研发用于抗击新冠病毒等传染性疾病,如核酸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其中,亚单位疫苗因其安全性好、使用广泛、高度可定制,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疫苗。但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弱,因此需要佐剂辅助重复给药。佐剂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对疫苗接种后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发挥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铝佐剂可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反应,但难以诱导细胞免疫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需要抗体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才能有效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然而,铝佐剂仅能激活体液免疫,缺乏粘膜免疫能力。
锰是多种生理过程所需的营养无机微量元素,包括发育、繁殖、神经元功能等。近年来,锰作为免疫刺激剂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锰佐剂可在无任何感染的情况下诱导Ⅰ型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另外锰还可以激活cGAS-STING通路,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目前,已有关于将二价锰和四价锰应用于疫苗佐剂的报道。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价锰在制备用于改善固有免疫或/或适应性免疫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一种用于免疫增强的、包含二价锰的锰组合物;以及一种二氧化锰纳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但单纯的二价锰佐剂或四价锰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还有待提升。
CPG ODN(CpG oligonucleotide,CpG寡脱氧核苷酸)是人工合成的含有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的寡脱氧核苷酸(ODN),可模拟细菌DNA刺激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免疫细胞。其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被TLR9识别并结合,激活NF-κB通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增强抗原的加工递呈,诱导Th1免疫反应。中国专利公开了CpG增强的二价锰佐剂的免疫效果,该佐剂在应用于新冠亚单位疫苗时,所需Mn元素以及CpG的用量都较高(EmergMicrobes Infect 2021,10(1),1555-157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四氧化三锰颗粒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氧化三锰颗粒佐剂能够有效结合单链核苷酸佐剂并能有效载带免疫抗原,得到佐剂组合物疫苗(图1),能够在较少的抗原载带量和较低的注射使用量时,获得更加优异的免疫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将免疫抗原递送至淋巴结组织,极高效的激活免疫细胞,实现平衡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四氧化三锰颗粒佐剂在使用量为其五分之一,Mn元素以及CpG浓度为其四分之一时,即可获得了高效的靶向递送效果以及优异的免疫激活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氧化三锰颗粒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佐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疫苗佐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疫苗。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疫苗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四氧化三锰颗粒在制备疫苗的佐剂中的应用,所述佐剂为颗粒佐剂,所述佐剂为颗粒佐剂,所述颗粒佐剂为外部包裹有或没有赋形剂的四氧化三锰颗粒,所述颗粒佐剂粒径为5~3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