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1178.9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2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白锴凯;何建林;洪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3/04;A61K47/34;A61P3/02;A61P9/00;A61P31/12;A61P35/00;A61P37/02;A61P39/06;B82Y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泰智汇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1 | 代理人: | 江丽娇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纳米 单质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纳米单质硒和可溶态聚合多巴胺组成,而且可溶态聚合多巴胺与硒原子相互交织组装成粒状或线状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外表面衬度低,且内部Se衬度高而不均一,其横截面直径约为20-75 nm,所制组合物的水合粒径为100-200 nm,Zeta电位为-25~-35 mV,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均具有较强吸收,且在195-210 nm和240~290 nm附近出聚合多巴胺的特征吸收峰;所述的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纵向尺寸为纳米级,具体为200-400 nm。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多巴胺或其盐制备可溶态聚合多巴胺;
(2)在可溶态聚合多巴胺溶液中,采用氧化还原方法将含硒无机物转化为纳米尺寸单质态硒;
(3)通过离心、洗涤、干燥,获得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
所述步骤(1)为:将多巴胺或多巴胺盐溶于水中,浓度为0.05-0.5 mg/mL,调节pH为8~10、温度为10~50℃,多巴胺或多巴胺盐在有氧情况下进行自聚合形成聚合多巴胺,经过离心或沉降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可溶态聚合多巴胺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多巴胺或多巴胺盐溶于水中,浓度为0.1-0.25 mg/mL,温度为20~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多巴胺或多巴胺盐包括多巴胺、盐酸多巴胺、硫酸多巴胺、硝酸多巴胺、磷酸多巴胺、甲酸多巴胺、乙酸多巴胺、丙酸多巴胺、苹果酸多巴胺、乳酸多巴胺、柠檬酸多巴胺、抗坏血酸多巴胺的一种或其混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为:可溶态聚合多巴胺溶液调节pH为6.5-7.5,加入+4价或+6价硒的含硒无机物或其水溶液与还原剂或其水溶液进行快速搅拌反应,至颜色不再改变为止,即得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溶胶或混悬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价或+6价硒的含硒无机物包括硒酸、亚硒酸、硒酸盐、亚硒酸盐、硒酸氢盐、亚硒酸氢盐、三氧化硒、二氧化硒、二硫化硒中的一种或混合;所述还原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盐酸羟胺、碘化钾、硼氢化钠、硫化氢、亚硫酸钠、肼中的一种或混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溶胶或混悬液进行高速离心,收集固体部分,并将固体部分用纯水进行反复重悬、离心,所得固体进行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离心采用的离心力范围为5000~50000 rcf,离心时间为0.1~120 min;所述的冷冻干燥为-40℃~0℃预冻12~24 h、再真空冷冻干燥24~72 h;所述的喷雾干燥热进风温度为100-350℃,出风温度为50-1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或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在制备含硒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11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