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孤石群地质条件下管桩引孔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1466.4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查甫生;许龙;王静峰;康博;吴敢;刘用;程卫祥;赵根键;李国强;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4/14;E21B12/00;E21B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张影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孤石群 地质 条件下 管桩引孔 施工 方法 | ||
1.孤石群地质条件下管桩引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对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施工图在作业地点上进行定位测量,然后在确定好的打桩点做好标记;
步骤二、潜孔锤钻机就位,将潜孔锤钻机开到做好标记的施工地点,然后专人进行指挥,之后再对潜孔锤钻机的潜孔锤、钻头灯其他配件一一进行调整定位;
步骤三、启动潜孔锤钻机进行钻孔,钻孔的过程中,由空压机提供的高压空气驱动潜孔锤缸体内的活塞做高频往复运动,在凿进的过程中,潜孔锤钻机自带控制垂直度功能,能保证开孔的垂直度,在遇到复杂的土层的时候,为了避免钻头被卡住,可以多次短程的上下提动潜孔锤钻头,并且在提动潜孔锤钻头前先小幅度的摇摆潜孔锤钻头,使其与土层之间的接触变松,避免钻头被卡住,其过程重复3-4次;
步骤四、对桩孔进行清理,其清理完成后再对桩孔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合格,之后再将潜孔锤钻机缓慢开至另外一个桩孔标记点。
2.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孤石群地质条件下管桩引孔施工方法的装置,包括车体(1)、安装在车体(1)上的安装座(2)和潜孔锤钻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座(5),所述升降座(5)远离安装座(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39),所述固定筒(39)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座(4),所述潜孔锤钻头(3)安装在连接座(4)的一侧外壁上,安装座(2)底部安装有底板(6),底板(6)上安装有驱动机构、以用于驱动升降座(5)上下移动,底板(6)上安装有摆动机构,且摆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配合、以用于驱动固定筒(39)转动,所述连接座(4)内安装有锁定机构、以用于锁定连接座(4);
其中,当固定筒(39)转动时,升降座(5)不移动,升降座(5)上下移动时,固定筒(39)停止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孤石群地质条件下管桩引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安装槽(36)和两个开设在同一高度处的两个定位孔(29),两个定位孔(29)位于两个安装槽(36)之间,两个安装槽(36)内均固定有沿其长度设置的套杆(35),两个套杆(35)的外部均滑动套设有滑套(30),两个滑套(30)的一端均与升降座(5)的外壁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孤石群地质条件下管桩引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6)底面的电机(7)、安装在底板(6)顶部的主动齿轮(10),电机(7)的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底板(6)上方、并与主动齿轮(10)的圆心固接,驱动装置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6)顶部转轴(13)、套接在转轴(13)外部的第一从动齿轮(11)和安装在安装座(2)外壁上的传动轴(40),主动齿轮(10)为不完全齿轮、并与第一从动齿轮(11)相配合,转轴(1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传动轴(40)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轴(40)的另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14),升降座(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传动齿轮(14)啮合的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孤石群地质条件下管桩引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6)顶部的固定柱(8)、套接在固定柱(8)外部的传动套(9)和铰接在安装座(2)外壁上的连杆(15),固定柱(8)的外部套接有与主动齿轮(10)相配合的第二从动齿轮(12),所述传动套(9)为圆柱形结构,且传动套(9)的外壁上开设有轨道槽(38),连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滑接在轨道槽(38)内,连杆(15)的另一端固定有驱动齿轮(16),所述套钉机构还包括套接在固定筒(39)外部的固定齿轮(32)和设置在固定齿轮(32)一侧、并与固定齿轮(32)啮合的联动齿条(17),底板(6)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柱(18),联动齿条(17)的底部开设有收纳孔(37),限位柱(18)的顶部活动套设在收纳孔(17)内,驱动齿轮(16)与联动齿条(37)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14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