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1623.1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于尧臣;何起发;郭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高度 监测 调整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该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包括:流量监测传感器、PLC控制器、嵌入式模块、服务器、流量模拟BIM平台以及空气抽取装置,PLC控制器分别与流量监测传感器、嵌入式模块以及空气抽取装置电性连接,服务器分别与嵌入式模块以及流量模拟BIM平台电性连接。上述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通过BIM模拟从而控制开启空气抽取装置,形成真空负压用于抵消浆体的重力,使浆体不回流至管浆管道。通过上述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的方案,可解决腔体内部监控、浆体回流的问题以及浆体是否灌满与上方墙板是否紧密连接的问题。助力现浇墙体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现浇墙体精度、提高现浇墙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现浇墙体模具进行墙体的现浇以成为广泛使用的浇注技术和方式,通过现浇墙体模具的两台模板并拢的形式形成浇筑浆料的腔体,将浆体注入该腔体,可快速完成腔体的浇注。
然而,在传统的建筑现浇工艺中,由于模具拼合组成的模具腔体整体封闭,且建筑浆料不透明,不能内置摄像头或内窥镜等,不便于监测并及时调整浆体在模具腔体内的浇筑情况。
同时由于模具上浇筑口设置的高度不超过模具自身的高度,传统灌浆方式需要较大的压力推动才能将模具腔体灌满,且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浆料通过灌浆口回流的现象。尤其是在现浇墙体与顶部楼板连接时,由于浆料在模具腔体内浇筑压力不够的原因,无法保证现浇墙体与顶部楼板连接处的衔接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监测并及时调整浆体在模具腔体内的浇筑情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
一种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该浆体浇筑高度监测调整系统包括:流量监测传感器、PLC控制器、嵌入式模块、服务器、流量模拟BIM平台以及空气抽取装置,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监测传感器、所述嵌入式模块以及所述空气抽取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嵌入式模块以及所述流量模拟BIM平台电性连接;所述流量监测传感器安装在模具的灌浆口处,用于监测流经灌浆口处的浆体的流量数据并将所述流量数据发送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流量数据,以及,用于实时接收所述嵌入式模块的控制指令;所述嵌入式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PLC控制器的所述流量数据,并将所述流量数据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流量数据输入到所述流量模拟BIM平台;所述流量模拟BIM平台用于根据建立的模腔模型与所述流量数据,检测当前灌浆的模具的浆体的水平面,当浆体的水平面超过灌浆口的高度时,发起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发送至所述嵌入式模块;所述嵌入式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发送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后,控制所述空气抽取装置开启;所述空气抽取装置用于在开启后从模具的模腔内抽取空气,使模腔上方形成真空负压,使模腔内的浆体水平面能够超过灌浆口的高度而不回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器还用于将实时接收的所述流量数据存储至寄存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式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寄存器的所述流量数据,并将所述流量数据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通过socket通讯将所述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发送至所述嵌入式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式模块还用于通过socket通讯将所述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发送至所述PLC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将所述开启空气抽取指令发送至所述嵌入式模块后的8~120分钟后生成停止空气抽取装置的指令,并向所述嵌入式模块发送所述停止空气抽取装置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1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