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结核菌素在制备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1783.6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9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荣;李浩;黄海荣;孙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64 | 分类号: | A61K31/7064;A61P31/04;A61P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11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核菌素 制备 脓肿 分枝杆菌 结核 抑菌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杀结核菌素在制备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杀结核菌素在制备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进一步公开了用于抑制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所述抑菌剂的活性成分为杀结核菌素。本发明杀结核菌素单独作用于脓肿分枝杆菌和/或单独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都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对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防治结核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杀结核菌素在制备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杀结核菌素(1,Tubercidin,7-deazaadenosine,TUB),分子式为C11H14N4O4,分子量为266.25,其结构式如下:
杀结核菌素是从杀结核链霉菌(Streptomyces tubericidus)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核苷抗生素,是一个吡咯嘧啶核苷天然产物,为最早发现的7-去氮嘌呤核苷天然产物之一,其结构与腺苷的差别仅为N-7改变为C-7。杀结核菌素是通过核苷转运机制,在细胞内代谢为5’-杀结核菌素三磷酸酯,在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时作为腺苷三磷酸(ATP)的类似物,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抗血吸虫、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abscessus)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是目前常见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仅次于鸟-胞内复合群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主要致病菌。脓肿分枝杆菌对常见的抗结核药物,如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等均不同程度耐药。目前,临床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或头孢西丁,但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低,亟待开发有效的药物用于脓肿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以低热、咳嗽、咳痰、盗汗等为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全球潜伏感染约20亿,依据2021 年WHO全球结核报告,2020年全球新增结核病约990万例,2020年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约130万例。依据2021年WHO全球结核报告来看MDR 二线药物治疗成功率仅59%,XDR治疗成功率仅52%,我国MDR二线药物治疗成功率仅54%。虽然WHO提出了治疗MDR的三组药物,也有一些新药如Bdq等,但依然存在耐药问题。因此,急需有效的治疗MTB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有效的抑制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abscessus)和/或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式Ⅰ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抑制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式Ⅰ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抑制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式Ⅰ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式Ⅰ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预防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式Ⅰ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抑制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式Ⅰ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抑制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中,所述产品可为抑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1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