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2091.3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骥;贺攀;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低温 烘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包括连续三阶段烘制:第一阶段烘制条件为:升温至55℃‑95℃,并保温1h‑4h;第二阶段烘制条件为:继续升温至95℃‑110℃,并保温3h‑5h;第三阶段烘制条件为:降至室温,取出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可极大程度地改善纤维成膜均匀性、界面结合强度、纱线硬挺度与悬垂度,提高浸胶纱力学强度,降低浸胶纱性能离散度,提高了纤维在织造、合股、复合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为高品质纤维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相,其柔性程度对纤维在织造、合股、复合等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可增强织造顺畅性、降低合股强度损失率、改善复合界面粘接性等。其中,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是实现柔性纤维生产的关键技术,对纤维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在拉丝生产过程中都需将经浸润剂或上浆剂包覆在纤维表面,必须经热烘制形成干态纤维。在纤维的热烘制过程中,温度、时间、速率等技术参数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纤维的热交换效率、溶液迁移速率、浸润剂或上浆剂的成膜效果,对纤维的应用性能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
传统的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烘制温度较高,导致纤维表面浸润剂或上浆剂的成膜物质固化度较大,表现为纤维柔性较差,降低了纤维织造、合股、复合等应用价值;此外,传统的纤维烘制效率较低,导致沿纤维厚度方向的热量与干燥度差异较大,使纤维表面的浸润剂或上浆剂成膜均匀度较差,降低了纤维的力学强度、增大了纤维的性能离散度,难以制备高品质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包括连续三阶段烘制:
第一阶段烘制条件为:升温至55℃-95℃,并保温1h-4h;
第二阶段烘制条件为:继续升温至95℃-110℃,并保温3h-5h;
第三阶段烘制条件为:降至室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段烘制的升温速率为3-20℃/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段烘制的升温速率为3-20℃/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段烘制的降温速率为20-3℃/min。
本申请所披露的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可极大程度地改善纤维成膜均匀性、界面结合强度、纱线硬挺度与悬垂度,提高浸胶纱力学强度,降低浸胶纱性能离散度,提高了纤维在织造、合股、复合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为高品质纤维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相反,本申请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申请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申请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申请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申请。
以下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纤维低温成膜的烘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