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3729.5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1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聂良文;韦伟;梁贵秋;林强;乐波灵;陆春霞;李乙;卢德;黎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文宗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蚕共育 自动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包括:箱型蚕房,所述箱型蚕房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喂蚕平台,所述喂蚕平台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上;升降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升降。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将喂蚕平台上升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相应的蚕框拉出,进行养蚕作业,待操作结束后,再将蚕框推回箱型蚕房内,操作人员不再需要依靠人力将蚕框搬上搬下,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小蚕共育是广西主推的养蚕技术,目前主要有2种运营模式,一种是传统人工操作为主的小蚕共育室,一种是流水线式机械传输的小蚕共育室。
传统人工操作为主的小蚕共育室主要使用叠式蚕框养蚕,由于人身高的限制,叠放的高度一般是1.7米左右,蚕房的空间利用率不高。依靠人力把蚕框搬上搬下,劳动强度很大,劳动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蚕房空间太大,密封性和保温性都不好,加温非常困难,会导致小蚕生长缓慢及整齐度差。
流水线式机械传输的小蚕共育室也存在加温补湿困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设备还很不成熟,故障率高,不能稳定运行。投资太大,小蚕房加上设备,投资动辄超过百万元。蚕框叠放也就12-15层左右,传输设备占地面积也很大,总体的空间利用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其可以提高养蚕操作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包括:
箱型蚕房,所述箱型蚕房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
喂蚕平台,所述喂蚕平台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上;
升降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升降。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喂蚕平台包括高度可调的操作台和高度可调的座椅。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轮。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连接至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连接至所述湿度检测元件。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电热水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电热水器连通的两条热水管道,其中,所述两个电热水器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所述两条热水管道分别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后壁板和箱门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的外立面覆盖保温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四个加湿器,所述四个加湿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的四个顶角处。
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设置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顶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工健康体征监测与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腔疱疹图像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