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4656.1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发;窦培林;袁洪涛;李秀;容学苹;施琦;祁越;李永正;白旭;陈林烽;栗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9/10 | 分类号: | B63B39/10;B63B39/0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型浮体可 升降 式垂荡 运动 抑制 装置 | ||
1.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1)、下部垂荡板(2)、升降直齿条(3)、升降圆柱齿轮(4)、上部垂荡板(5)、下部垂荡阻隔板(6)、电路控制系统(7)、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8)和上部垂荡阻隔板(9);所述浮体(1)与升降直齿条(3)相连,所述升降直齿条(3)与升降圆柱齿轮(4)相啮合,所述升降圆柱齿轮(4)同下部垂荡阻隔板(6)与浮体(1)相接触的一侧相连,所述上部垂荡板(5)能够相对于浮体(1)上下运动,并与上部垂荡阻隔板相连,所述下部垂荡阻隔板(6)与下部垂荡板(2)相连;所述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8)用于控制上部垂荡板(5)、下部垂荡板(2)的升降;
所述上部垂荡阻隔板(9)和上部垂荡板(5)焊接固连,所述下部垂荡阻隔板(6)和下部垂荡板(2)之间焊接固连;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7)包括波浪大小传感器(701)、上部垂荡齿轮升降控制器(702)、齿轮转动伺服电动机(703)、下部垂荡齿轮升降控制器(704)、垂荡频率传感器(705)、电力输送器(706)和电源(707);所述电源(707)与电力输送器(706)相连,所述电力输送器(706)与齿轮转动伺服电动机(703)相连,所述齿轮转动伺服电动机(703)与上部垂荡齿轮升降控制器(702)、下部垂荡齿轮升降控制器(704)相连,所述垂荡频率传感器(705)与上部垂荡齿轮升降控制器(702)、下部垂荡齿轮升降控制器(704)相连;
所述下部垂荡板(2)包括互相连接的下部垂荡外板(21)和下部垂荡内板(22),所述下部垂荡内板(22)内设置阻尼开闭伺服电动机(823);
所述下部垂荡外板(21)包括外板上板(211)、外板下板(212),所述下部垂荡内板(22)包括内板上板(221)、内板下板(222),所述外板下板(212)、内板下板(222)通过阻尼开闭伺服电动机(823)完成上下板之间的阻尼孔的重合和错开,实现阻尼孔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下部垂荡板(2)在通海形、不通海型之间的转变;
所述下部垂荡阻隔板(6)与浮体(1)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8)包括上部垂荡板结构控制系统(81)和下部垂荡板结构控制系统(82);
所述上部垂荡板结构控制系统(81)包括形成闭环连接的上部垂荡板(5)、升降圆柱齿轮(4)、升降直齿条(3),所述升降圆柱齿轮(4)与上部垂荡板齿轮升降控制器(702)相连,所述升降直齿条(3)与浮体(1)相连;
所述下部垂荡板结构控制系统(82)包括下部垂荡板(2)、升降圆柱齿轮(4)、升降直齿条(3)、阻尼开闭内板(821)和阻尼开闭控制器(822),所述下部垂荡板(2)、升降圆柱齿轮(4)、升降直齿条(3)形成连接闭环,所述升降直齿条(3)与浮体(1)相连,所述下部垂荡板(2)、阻尼开闭内板(821)、阻尼开闭控制器(822)形成控制闭环,所述下部垂荡板(2)与波浪大小传感器(701)、垂荡频率传感器(70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开闭控制器(822)、阻尼开闭内板(821)分别与阻尼开闭伺服电动机(823)相连,形成闭环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垂荡板(2)、上部垂荡板(5)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46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BIM模块管理系统
- 下一篇:自力式负压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