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对置膜腔共振器的复合多孔吸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8346.7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乔菁;许启山;李隆球;张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膜腔 共振器 复合 多孔 吸声 结构 | ||
1.一种内嵌对置膜腔共振器的复合多孔吸声结构,包括多孔材料和膜腔共振器,所述膜腔共振器包括单开口的腔体和用于封闭腔体的薄膜,所述膜腔共振器镜像对称设有两个并嵌入多孔材料内,位于上方的腔体开口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膜腔共振器在多孔材料中心位置或偏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位于上方的膜腔共振器的薄膜上端面平齐于、低于或高于多孔材料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薄膜为弹性体聚合物材料或者金属,所述薄膜厚度在0.1mm至1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腔体为纯空腔和空间折叠型空腔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薄膜与腔体之间设有板材以形成0.1mm至2mm的空气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薄膜通过环形垫片固接在板材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板材上设有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声结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圆形、方形、环形、直槽口形和狭缝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7、8或9所述的吸声结构,位于下方的膜腔共振器薄膜下端面高于多孔材料的下端面以在位于下方的薄膜与多孔材料下端面形成毫米级高度的空气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3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