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定时参数辨识误差修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094.X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2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段发阶;支烽耀;牛广越;邓震宇;蒋佳佳;刘志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M13/0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率 引起 叶尖 定时 参数 辨识 误差 修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定时参数辨识误差修正方法,针对使用单参数法辨识叶片共振参数的参数辨识方法进行误差修改,执行如下步骤:获取变速扫频时转子旋转加速度;利用单参数法辨识叶片同步振动参数,包括扫频响应峰值振幅Asweep、扫频响应峰值频率fsweep、扫频响应品质因数Qsweep;使用迭代法,求取无量纲扫频参数η值;计算峰值振幅分数A(η)、归一化频率误差f(η)和阻尼比分数ζ(η)的值;计算误差修正后的叶片峰值振幅、峰值频率和品质因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一种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定时参数辨识误差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叶片振动监测对保障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叶尖定时是一种有效地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技术。 利用叶尖定时,能实现叶片振动事件辨识和故障诊断。与传统的应变片测量相比,叶尖定时具有非接触、 低介入,能实现全叶片测量的优点。但是,叶尖定时是一种欠采样测量方法,如何通过欠采样信号重构叶 片振动信息,辨识叶片振动参数是叶尖定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利用叶尖定时数据进行叶片振动参数辨识 的主要方法有周向傅里叶拟合、单参数法、双参数法、自回归法、空间类算法及近年提出的稀疏重构和压 缩感知的方法。其中,单参数法和基于单参数法的多传感器振动倍频辨识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噪性, 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准确辨识叶片振动参数对叶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尤为重要。以裂纹故障为例,其引起的叶片共振频 率变化为2~3Hz左右,这就要求叶片振动参数辨识精度要优于此值。在叶尖定时测振技术中,通过变速 扫频获取叶片振动参数是一种通用且有效的方法。变速扫频是改变转子转速,使叶片激振力频率发生变化, 从而叶片振动位移响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单支叶尖定时传感器可获取不同转速下叶尖振动位移值,使用单 参数法进行曲线拟合,可获取叶片共振幅值、共振转速、相位、常偏量等参数。再利用多支叶尖定时传感 器(一般3支以上)测得的叶片振动相位差,实现叶片振动倍频数和振动频率的辨识。
推导单参数法曲线拟合的目标函数时,使用了单自由度系统的稳态响应结果近似表示了叶片全响应。 当单自由度系统阻尼较小(即品质因数较大),或扫频速率(转速加速度)较大时,单自由度系统瞬态响 应则不能忽略。由于稳态和瞬态响应的叠加,会使得观测到的系统响应峰值振幅减小,峰值频率偏移(偏 移方向与扫频方向相同)。严重时,还会出现“振铃”现象,形成多个共振峰。过大的扫频速率会造成实际振 动信号包络与幅频响应曲线偏差较大,使用单参数法辨识叶片振动参数辨识时,将产生较大误差。如何减 小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定时参数辨识误差,实现叶片振动参数的高精度辨识,是现有技术中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Peter Russhard.Development of a Blade Tip Timing Based EngineHealth Monitoring System[D].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ted Kingdom),2010.
[2]欧阳涛,郭文力,段发阶,李孟麟.基于叶尖定时的旋转叶片同步振动辨识新方法[J].振动与冲 击,2011,30(08):249-252+25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定时参数辨识误差问题,引入了无量纲扫频参数η和扫频响 应特性函数,给出了扫频响应特性函数与无量纲扫频参数η的关系曲线和拟合公式,进而利用迭代法实现 了无量纲扫频参数η的求解。基于叶尖定时单参数法的振动参数辨识结果,提出一种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 定时参数辨识误差修正方法,可用于叶尖定时单参数法参数辨识误差修正,实现叶片共振参数的高精度辨 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扫频速率引起的叶尖定时参数辨识误差修正方法,针对使用单参数法辨识叶片共振参数的参数辨 识方法进行误差修改,执行如下步骤:
(1)获取变速扫频时转子旋转加速度a,单位为rp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