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嘌呤类衍生物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0233.0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建;黄美仙;朱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欣睿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3/32 | 分类号: | C07D473/3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嘌呤 衍生物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嘌呤类衍生物的制备工艺,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在氯化步骤后,使用碱对氯化物中间体进行水解碱化的复杂工艺,本申请在氯化步骤后,直接使用酸对上述氯化物中间体进行水解酸化,实现通过一步水解酸化即可得到2‑氨基‑6‑氯嘌呤粗品;能够有效降低原料三氯氧磷的用量,大大降低了废水排放量,大大缩减了碱化步骤,提高收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嘌呤类衍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嘌呤类衍生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J. Org. Chem. 1960, 25: 1573~1575. 这篇论文中报道,以鸟嘌呤与五硫化磷为原料,在6位引入硫,然后再与碘甲烷反应得到2-氨基-6-甲硫基嘌呤,再与氯气反应,得到2-氨基-6-氯嘌呤。因为硫代中间体比较活泼,不稳定,总收率只有61%。本方法由于使用五硫化磷,会产生含硫的有毒难闻的气体,使用氯气进行氯代也属于危险工艺,会产生大量酸性气体,易造成设备腐蚀,操作也比较麻烦,因此此工艺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投入会比较大。
专利EP0203685A2报道了采用鸟嘌呤与三氯氧磷为原料,在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先氯化再水解制备2-氨基-6-氯嘌呤,但该方法由于鸟嘌呤的难溶解性导致收率偏低,只有30%-42%,且相转移催化剂价格较贵,难回收利用,不具备产业化的价值。
专利EP0543095A2报道了在DMF中,以POCl3氯化鸟嘌呤,先生成2-二甲氨基甲烯亚氨基-6-氯嘌呤,再经过酸水解、碱水解、活性炭脱色等步骤得到2-氨基-6-氯鸟嘌呤,总收率只有约为55%。该路线步骤多,操作繁琐,物料损失大,三废污染严重。
专利EP0684243A1报道了先用乙酸酐保护鸟嘌呤2位和9位的氨基及亚氨基,得到双乙酰鸟嘌呤,然后再用三氯氧磷氯化得到2,9-二乙酰氨基-6-氯嘌呤,然后水解脱除双乙酰基得到2-氨基-6-氯嘌呤,产品收率约55%-75%,这条路线成本偏高,步骤较多,产品收率也不高。
专利CN107312003A报道了利用Vilsmeier试剂与鸟嘌呤反应得到2-甲酰胺基-6-氯鸟嘌呤,然后水解得到2-氨基-6-氯嘌呤;这一方法中Vilsmeier试剂不稳定而且价格比较贵,对工艺控制和操作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业化比较困难。
江苏八巨药业申请的专利CN108892669A报道了先使鸟嘌呤氧化为2-硝基嘌呤,然后再进行氯化,最后将 2-硝基还原制备2-氨基-6-氯鸟嘌呤,总体收率为58%-82%。该工艺在氧化2-氨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6-羟基也被氧化,实际上导致反应收率不高。将氨基氧化为硝基,再还原为氨基,原子经济性也差,步骤繁琐,成本偏高,不是一条好的生产路线。而且硝化监管比较严,要增加自控系统,设备投资也比较大。
专利WO9407892A1报道了利用2 ,4 ,5-三氨基-6-氯嘧啶和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缩合制备 2-氨基-6-氯嘌呤,总收率为62%,但是该路线的反应时间较长,且2 ,4 ,5-三氨基-6-氯嘧啶的制备工艺复杂,不易提纯和干燥,原料不易得。类似地,专利WO9621664A1报道了2 ,4 ,5-三氨基-6-羟基嘧啶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与氯化试剂反应,生成中间产物2,4 ,5-三氨基-6-氯嘧啶后,再与原甲酸三乙酯或二乙氧基乙酸甲酯环合制成2-氨基-6-氯嘌呤;该工艺的合成时间较长,产物收率为60%-70%。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工业化生产。
专利CN110627729A报道了在金属钠的存在下,以氰基乙酸乙酯、氯甲脒盐酸盐、液氨反应制备2 ,4 ,5-三氨基-6-氯嘧啶,再与甲酸缩合制备2-氨基-6-氯鸟嘌呤。但该工艺因为需要用到大量的活泼金属钠,生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操作要求也高,难以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欣睿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欣睿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0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