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2614.2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史策;陈书健;俞凯佳;马湘成;王春琳;母昌考;叶央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调控 环境 因子 促进 拟穴青蟹幼蟹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是在蓝色背景的养殖水体中进行养殖,并且使用全光谱LED灯作为养殖用的光源;所述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1.36‑18.27W m‑2,光照时间为12‑18小时;养殖容器空间k值为29.23‑59.19。本发明方法通过设置光照参数提高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和蜕壳,明确了在全光谱LED灯下,设置光照强度为11.36‑18.27W m‑2,光周期为L:D=12‑18小时的光照环境,背景色为蓝色和养殖容器空间k值为29.23‑59.19的养殖容器中能达到最大的生长性能和蜕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拟穴青蟹幼蟹中间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属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2020年,拟穴青蟹的人工养殖产量为159433吨,是中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蟹类。
拟穴青蟹的人工育苗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突破,但因人工苗种的产量不稳定,在养殖中仍以捕捞海区中野生种苗为主。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拟穴青蟹的养殖技术及生物学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拟穴青蟹的苗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种是在自然海区捕获野生拟穴青蟹幼苗,一种为利用室内水泥池人工培育的幼苗。人工培育的苗种因稳定性不强,还无法实现规模化的稳定出苗。同时,育苗水体与海水池塘养殖的水体环境差异对早期幼蟹养殖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拟穴青蟹的中间培育有望成为提高拟穴青蟹养殖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蜕壳是甲壳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现象,甲壳动物的蜕壳与生长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蜕壳缓慢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已严重影响拟穴青蟹幼蟹培育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即一种通过光照、背景色和养殖容器空间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是在蓝色背景的养殖水体中进行养殖,并且使用全光谱LED灯作为养殖用的光源;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1.36-18.27W m-2,光照时间为12-18小时;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容器空间k值为29.23-59.19。
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海水的盐度为23-25ppt,水温为25-27℃。
本发明方法通过设置光照参数提高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和蜕壳,明确了在全光谱LED灯下,设置光照强度为11.36-18.27W m-2,光周期为L:D=12-18小时的光照环境,背景色为蓝色和养殖容器空间k值为29.23-59.19的养殖容器中能达到最大的生长性能和蜕壳。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拟穴青蟹幼蟹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实验结果图;
图2:拟穴青蟹幼蟹特定生长率与光照波长的拟合曲线图;
图3:实施例2中基于特定生长率的拟穴青蟹最适光照强度拟合回归曲线图;
图4:实施例3中拟穴青蟹幼蟹存活和生长的实验结果图;
图5:实施例4中拟穴青蟹幼蟹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的建立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2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虹鳟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字母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