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苗人工繁育及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2780.2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3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永;梁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北鱼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A01K61/17;A01K61/80;A01K63/04;A01K63/06;A01K6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陈余才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人工 繁育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苗人工繁育及养殖方法,首先通过鱼苗人工繁育模块进行人工繁育,所述鱼苗人工繁育模块进行繁育后进行鱼苗养殖模块,通过所述鱼苗养殖模块进行鱼苗养殖,通过所述鱼苗养殖模块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通过鱼苗健康监控模块进行鱼苗的健康监控,通过鱼苗健康监控模块检测到生病的鱼时通过鱼苗生病治疗模块进行对鱼苗进行治疗,通过鱼苗养殖模块进行养殖后再通过鱼苗捕捞模块进行捕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苗人工繁育及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鱼苗人工繁育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鱼具有丰富的营养但是现有的野生鱼的数量无法进行供应,现有的鱼苗养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不足之处如下:首先就是现有的鱼苗自然繁殖的效率比较低,鱼苗在进行繁育的过程中成活率比较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鱼苗人工繁育及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鱼苗人工繁育及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通过鱼苗人工繁育模块进行人工繁育,S2所述鱼苗人工繁育模块进行繁育后进行鱼苗养殖模块,通过所述鱼苗养殖模块进行鱼苗养殖,S3通过所述鱼苗养殖模块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通过鱼苗健康监控模块进行鱼苗的健康监控,S4通过鱼苗健康监控模块检测到生病的鱼时通过鱼苗生病治疗模块进行对鱼苗进行治疗,S5通过鱼苗养殖模块进行养殖后再通过鱼苗捕捞模块进行捕捞。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中鱼苗人工繁育模块包括鱼苗人工繁育水温控制单元和鱼苗人工繁育溶氧控制单元以及鱼苗人工繁育产卵单元和鱼苗人工繁育受精单元。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鱼苗人工繁育水温控制单元进行对水温进行控制,通过鱼苗人工繁育溶氧控制单元进行对水质供氧进行控制。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温控制单元控制水温在23℃~27℃之间,所述鱼苗人工繁育溶氧控制单元每次供氧1~2h,中间间隔5~10min。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苗人工繁育产卵单元放入性引诱剂使得鱼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刺激下丘脑促使释放激素,使脑垂体间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行排卵和产卵,其中孵化适温是22~28℃,时间为18~25小时。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苗人工繁育受精单元通过母鱼排卵和产卵与雄鱼的精液量增加并出现受精行为进而进行鱼苗人工繁育受精。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苗养殖模块包括鱼苗养殖饲料喂养单元和鱼苗养殖水质调节单元,通过鱼苗养殖饲料喂养单元进行对鱼苗进行喂养,喂养的次数为2-3次/天,通过鱼苗养殖水质调节单元进行对水质进行更换,养殖水更换次数为1-2次/季度。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苗健康监控模块包括鱼苗生病检测单元,通过鱼苗生病检测单元进行对鱼苗进行检测。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苗生病治疗模块包括鱼苗药物饲料喂养单元和鱼苗药物喷洒单元,通过鱼苗药物饲料喂养单元将药物和饲料进行混合喂养治疗,喂养次数为1~2次/天,通过鱼苗药物喷洒单元进行药物喷洒治疗。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苗捕捞模块设置有苗捕捞模网单元,通过所述苗捕捞模网单元进行鱼苗的捕捞,捕捞次数为2~3次/季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所述鱼苗人工繁育产卵单元放入性引诱剂使得鱼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刺激下丘脑促使释放激素,使脑垂体间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行排卵和产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北鱼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北鱼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2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