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4673.3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林;谢岸海;王恒;张峰;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65/403;H04L65/80;G06F9/48;G06F9/5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 |
地址: | 511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议 单元 音频 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终端设备 | ||
1.一种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持续采集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多个采样数据,分别获取所述多个采样数据对应的服务器IP地址;其中,所述多个采样数据通过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以及所述服务器IP地址由会议主机发送;
当所述多个采样数据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时,根据中断服务器函数,生成中断信号;
根据所述中断信号,将所述多个采样数据发送至消息队列,通过预设的消息队列处理线程,提取所述消息队列中的采样数据的声音强度;
当所述声音强度大于分贝阈值时,根据所述服务器IP地址将声音强度大于分贝阈值的采样数据通过网络信号上传至所述会议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持续采集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多个采样数据,分别获取所述多个采样数据对应的服务器IP地址,具体为:
通过麦克风采集多个会议单元的声音,并进行电信号转化,获得多个音频数据;
根据预设的音频编解码芯片,对所述多个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并通过MCU进行采样,获得多个以数字信号传输的采样数据;其中,所述MCU通过DMA双缓存模式进行采样;
向所述会议主机发送发言请求,以获取所述会议主机分配的服务器IP地址;其中,所述服务器IP地址与每个采样数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消息队列处理线程,具体为:通过消息队列处理线程,以阻塞方式接收消息队列中的采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由服务器传输的采样数据,并输入到解码芯片进行解码,获得模拟音频信号;
将所述模拟音频信号进行运放处理和音量控制后,输入至扬声器放大电路和耳机放大电路,获得其他会议单元的音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通信流量控制法进行控制,当发送缓冲区或接收缓冲区开始溢出时,将阻碍信号发送回源地址;
根据差错控制法进行控制,当未收到应答数据时,自动重发三次,并等待数据应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分组传输法进行数据传输,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将即将上传或接收的数据送到存储器暂时储存,当输出空闲时,上传或接收所述即将上传或接收的数据;
根据信号点对点的传送法进行数据传输。
7.一种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模块、中断模块、声音强度模块和上传模块;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对持续采集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多个采样数据,分别获取所述多个采样数据对应的服务器IP地址;其中,所述多个采样数据通过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以及所述服务器IP地址由会议主机发送;
所述中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多个采样数据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时,根据中断服务器函数,生成中断信号;
所述声音强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断信号,将所述多个采样数据发送至消息队列,通过预设的消息队列处理线程,提取所述消息队列中的采样数据的声音强度;
所述上传模块,用于当所述声音强度大于分贝阈值时,根据所述服务器IP地址将声音强度大于分贝阈值的采样数据通过网络信号上传至所述会议主机。
8.一种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议单元、会议主机、PoE交换机、电脑客户端和扩声系统;其中,所述会议单元通过网线与所述PoE交换机连接,所述会议主机通过网线与所述PoE交换机连接,所述电脑客户端通过网线与所述PoE交换机进行连接,所述扩声系统通过音频线与所述会议主机进行连接,以及所述会议单元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会议单元的音频传输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6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