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4988.8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学彬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N15/06;G08B17/10;G08B25/10;G08B21/24;G08B3/10;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小区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慧小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停车区烟雾信息;第一信息转化单元,用于将烟雾信息转化为获取烟雾产生处的第一位置的位置调取信息、提示信息、获取小区路段的第一监控信息的调取信息及烟雾产生位置的第二监控信息的调取信息;自动搜索到火情附近的住户,并且将火情信息发送给保安和附近的居民,进行提示,以便于最接近的居民可以快速采取灭火措施,并且使得保安快速到达火情点,使得就近居民和保安合力解决火情问题,避免夜深时,火情无法被快速获知而造成火情严重的情况发生,一方面给及时赶到的居民和保安灭火降低难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快速采取措施,降低居民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小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小区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从与小区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物业信息、物业服务等方面,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和智慧化的生活环境。
在小区内,电瓶充电成为较为常见的火情发生地,并且电瓶车充电的时间往往集中在下班后的夜晚时间段,集中充电,对充电装备的负荷能力和安全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负荷不了的时候,或者电瓶车的电瓶老化而发生自燃时,容易发生火情,并且处于夜间较多,发生火情时,居民和保安处于休息阶段,无法及时了解到火情信息,造成救火不及时,影响小区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停车区烟雾信息;
第一信息转化单元,用于将烟雾信息转化为获取烟雾产生处的第一位置的位置调取信息、提示信息、获取小区路段的第一监控信息的调取信息及烟雾产生位置的第二监控信息的调取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烟雾产生处的第一位置的位置信息、小区路段的监控信息、烟雾产生位置的监控信息;
第二信息转化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第一位置的位置信息转化为获取与第一位置附近的住户的第二位置位置信息的调取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第一位置指定距离的住户的第二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一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与第一位置指定距离处的住户的第二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警报控制信息、对调取到的小区路段的监控信息、调取到的第一位置的位置信息及调取到的与第一位置附近的住户的第二位置位置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控制信息及关于第一位置的电源切断控制信息;
在发生火情时,第一获取单元可以为烟感探测器,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烟雾信息,并且发出警报,通过第一信息转化单元将烟雾信息转化为获取烟雾产生处的第一位置的位置调取信息、提示信息、获取小区路段的第一监控信息的调取信息及烟雾产生位置的第二监控信息的调取信息,然后通过监控设备监控到的信息、定位设备定位到的位置信息获取信息,自动搜索到火情附近的住户,并且将火情信息发送给保安和附近的居民,进行提示,以便于最接近的居民可以快速采取灭火措施,并且使得保安快速到达火情点,使得就近居民和保安合力解决火情问题,避免夜深时,火情无法被快速获知而造成火情严重的情况发生,一方面给及时赶到的居民和保安灭火降低难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快速采取措施,降低居民财产损失。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三转化单元,用于转化烟雾信息为调取小区入口的第三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四获取单元,获取小区入口的第三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二信息发送单元,发送调取第三位置与第二位置的的所有路线和路线距离的请求信息;
第五获取单元,获取第三位置与第二位置的所有路线和路线距离的路线图信息;
第一比较单元,比较所有路线的距离,得出按距离大小排列的所有路线和路线距离的路线图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学彬,未经蔡学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