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7285.0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千;柴兆瑞;兰金江;苏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03D17/0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cada 数据 机组 偏航 摩擦 预警 寿命 评估 方法 | ||
1.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本算法的计算周期D天,调用数据间隔为S秒,偏航刹车压力对比标准数据为P bar;
步骤二、在计算的周期D天内,从风电机组的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根据偏航速度变量筛选出间隔时间S秒的数据:偏航速度>0且偏航刹车压力>P bar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点的时间戳,将偏航时刻统计为N个连续的时间段,每段时长t1,t2……tn,同时根据时间戳将每个偏航时间段范围的风速、机舱外温度、机舱振动筛选出来,依次做以下计算:风速平均值,机舱振动的RMS值、峰峰值;
在计算的周期D天内,总偏航时间为T,T=t1+t2+……+tn;
步骤三、在N个连续的时间段内的机舱振动的RMS值和振动峰值与设定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进行实时报警并输出相应报警;
步骤四、将每个计算周期内的每台风机根据偏航时刻的是否在标准计算风速段下进行筛选,在标准计算风速段内的数据记录该偏航时刻下的机舱振动的RMS值、峰峰值,机舱温度平均值,且数据按照温度进行分仓,将风电场每台机组1年的数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仓,对每个仓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计算每个仓机舱振动RMS值得均值,计算机舱振动峰值的均值,用该均值作为正常摩擦片的基准值,且将每个仓的机舱振动RMS值与相应倍数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偏航摩擦片性能是否出现下降;
步骤五、将每台风机的每个计算周期D天内的偏航时间进行累加,当偏航累积时间超出相应设定值后,对摩擦片进行检查维护或者提示准备备品配件,小风季进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计算周期D=1天,调用数据间隔为S=1秒,偏航刹车压力对比标准数据为P=5ba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在N个连续的时间段内,若某一段时刻的机舱振动RMS值大于0.3m/s²,小于0.5m/s²,系统直接输出预警:摩擦片表面状态异常;若某一段时刻的机舱振动RMS值大于等于0.5m/s²,且 振动峰值大于1m/s²系统直接输出报警:请更换摩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标准计算风速段为6-8m/s,数据按照温度进行分仓的方法为:第一个仓:温度小于等于-10℃;第二个仓:温度大于-10℃,小于+10℃;第三个仓温度≥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将每个仓的机舱振动RMS值与相应倍数的基准值进行比较的详细方法为:当每个仓的机舱振动RMS值大于2.5倍基准值或者机舱振动峰值大于2倍基准值,判定偏航摩擦片性能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摩擦片预警及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当偏航时间达到2000小时,发出预警,对摩擦片进行检查维护,当达到4000小时,提示准备备品配件,小风季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72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