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7908.4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崔敏;陈吉良;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G01N1/10;G01N33/18;H02S10/10;F03B13/26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57200***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生态 修复 工程 环境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海洋监测领域的一种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光伏板、浮动圆岛和潜浮箱,所述潜伏箱包括上板、下板、左板、右板、正板和背板,潜伏箱的内部带有工字架,工字架将潜伏箱内分为左腔室、中间上腔室、中间下腔室和右腔室,左板和右板都带有夹层,夹层内带有滑板,左板和右板表面都带有进水孔本发明增加整个装置底盘稳定性,避免因海浪的冲击作用造成浮标监测装置随意摇动或发生倾翻,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在稳定套环结构外部通过设置减震砂圈,进一步增加其稳定性,稳定效果更优,能够适用于环境复杂的海域,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生态监测浮标的作用是利用浮标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海洋生态一般包括海洋生物之间及海洋生物与其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海洋中有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每年为人类提供大量资源,但是海洋又是变幻莫测的地方,为了对海洋进行了解,人们在沿海和海岛上建立了海洋观测站,测量波高、海流、海温、潮位、风速、气压等水文气象要素,掌握了这些资料,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例如,了解大风大浪区域,航海时便可避之而行;了解海流流向,航海时便尽可能的顺之而行,以节约航海时间和能源消耗;了解潮位的异常升高,便可及时防备突发事件,力图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而海洋生态监测浮标通常是以锚定在海上,通过众多的监测浮标组成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站,通过浮标可以按要求长期、连续地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石油(气)开发、港口建设和国防建设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气象资料,特别是能收集到调查船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
现有的用于监测海洋环境的浮标装置稳定性不够,容易受风浪的冲击造成摇摆或倾翻,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对海洋水质进行监测时,不同对不同深度海域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误差大;电源装置通常采用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一种,当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导致海洋监测浮标装置电力不足,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光伏板、浮动圆岛和潜浮箱,所述潜伏箱包括上板、下板、左板、右板、正板和背板,潜伏箱的内部带有工字架,工字架将潜伏箱内分为左腔室、中间上腔室、中间下腔室和右腔室,左板和右板都带有夹层,夹层内带有滑板,左板和右板表面都带有进水孔;
潜伏箱的正板和背板分别带有转向螺旋桨和驱动螺旋桨,转向螺旋桨和驱动螺旋桨都连接有没入潜伏箱内部的驱动轴,驱动轴之间相互独立,靠近正板的驱动轴的一端连接转向螺旋桨,靠近正板的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圆齿轮,靠近正板的驱动轴和潜浮箱的连接处套有防水罩,靠近正板的驱动轴以接触防水罩的部位为支点带动圆齿轮水平晃动,圆齿轮晃动的行程中接触有水平齿条,水平齿条分别连接于左侧的滑板和右侧的滑板。
进一步,水平齿条贯穿于工字架,且水平齿条位于中间下腔室,滑板的宽度为左板的二分之一,左板和右板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水平齿条与工字架的重合处带有扭簧,扭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滑板遮盖进水孔,且左侧的进水孔位于左板的中间位置,右侧的进水孔位于右板的中间位置,进水孔都靠近下板。
进一步,正板的厚度薄于左板,左板的厚度与右板相等。
进一步,连接驱动螺旋桨的传动轴位于中间上腔室,连接转向螺旋桨的传动轴位于中间下腔室。
进一步,所述监测元件包括设于浮动圆岛上的风向仪、用于与外部控制装置连接的信号收发元件、对海洋水体进行采集的水体采集元件、用于控制各个电气元件正常运行的微型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未经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7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