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塑料催化塑化深加工回收装置及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8038.2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翠娜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塑料 催化 塑化 深加工 回收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催化塑化深加工回收装置及回收工艺,属于废旧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回收装置本体、塑料收集器和塑料掉落管道,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塑料掉落管道,所述塑料掉落管道的顶部设置有塑料收集器,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塑料粉碎主体,所述塑料粉碎主体用于对内部的塑料进行绞碎。本发明通过采用塑料粉碎主体、塑料集中滑落板、塑料碾碎滚轴、转动轴、固定连接杆结合,方便解决现有的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将塑料进行绞碎,导致塑料块状太大,不方便处理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对内部的塑料进行绞碎,使塑料碎小化,方便后续对塑料的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涉及废旧塑料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旧塑料催化塑化深加工回收装置及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矿泉水瓶、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这些废弃塑料制品难以自然分解,且浪费资源,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将塑料进行绞碎,导致塑料块状太大,不方便处理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塑料上的泥土污垢进行处理,导致在回收后塑料表面上存有污垢的问题,进而达不到回收装置的使用初衷,该回收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旧塑料催化塑化深加工回收装置及回收工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不,解决现有的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将塑料进行绞碎,导致塑料块状太大,不方便处理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塑料上的泥土污垢进行处理,导致在回收后塑料表面上存有污垢的问题,以达到使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使装置可以将塑料上的泥土污垢进行清洗,避免在回收后塑料表面上存有污垢,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碎料挤压主体、固定伸缩机构、碎料挤压板、挤压抽水器、疏水器,方便解决现有的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清洗的碎塑料进行挤压,导致碎塑料太多太杂乱,不方便收集的问题,以达到使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清洗的碎塑料进行挤压,使碎塑料可以聚集在一起,方便对塑料的收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旧塑料催化塑化深加工回收装置及回收工艺,包括回收装置本体、塑料收集器和塑料掉落管道,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塑料掉落管道,所述塑料掉落管道的顶部设置有塑料收集器,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塑料粉碎主体,所述塑料粉碎主体用于对内部的塑料进行绞碎。
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污垢清洗主体,所述污垢清洗主体用于将塑料上的泥土污垢进行清洗。
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碎料挤压主体,所述碎料挤压主体用于将清洗的碎塑料进行挤压。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塑料收集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塑料掉落管道的顶部,所述塑料掉落管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回收装置本体的顶部,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污水流淌管道,且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放置台,所述主体放置台的底部设置有主体支撑架,所述主体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主体放置台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回收装置本体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回收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可以对内部的塑料粉碎主体、污垢清洗主体与碎料挤压主体逐个进行控制,塑料粉碎主体、污垢清洗主体与碎料挤压主体的底部都设置有掉落阀门,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开启关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塑料粉碎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回收装置本体的内壁顶端,且所述塑料粉碎主体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回收装置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塑料粉碎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翠娜,未经孙翠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8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旋捻装置、递送装置及介入手术机器人
- 下一篇:聚氨酯粘结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