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眼动交互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8243.9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3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通兵;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七鑫易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V40/18;G06T7/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蔡舒野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眼动交互系统及方法,包括:眼动追踪模块、眼动信息处理模块、车载显示屏及确认按钮;眼动追踪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的眼动信息,并将眼动信息发送至眼动信息处理模块;眼动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眼动信息进行处理,获得驾驶员的注视点,若注视点落在车载显示屏中,则根据眼动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车载显示屏;车载显示屏根据控制指令选中注视点对应的功能控件;确认按钮用于当检测驾驶员触发的确认操作时,生成确认信息,并将确认信息发送至车载显示屏;车载显示屏根据确认信息对选中的功能控件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通过眼动信息实现对车载中控屏的控制,可以提高中控屏控制的便捷性及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眼动交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控屏幕作为显示信息、人车交互的关键部分,越来越多的应用多模交互技术,给汽车用户带来更多的自然感、亲切感及便利性的体验。然而,当前主流的交互方式在下述问题:1)语音指令识别不准确;2)手指触控操作时,盲操作困难,按压反应时间滞后以及手感很难把握;3)手势操作时,右手离开方向盘,影响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眼动交互系统及方法,通过眼动信息实现对车载中控屏的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中控屏控制的便捷性,还可以提高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眼动交互系统,包括:眼动追踪模块、眼动信息处理模块、车载显示屏及确认按钮;
所述眼动追踪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的眼动信息,并将所述眼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眼动信息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眼动追踪模块所在车辆的车窗玻璃具有阻隔红外光线的功能;
所述眼动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眼动信息进行处理,获得驾驶员的注视点,若所述注视点落在车载显示屏中,则根据所述眼动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显示屏;
所述车载显示屏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选中所述注视点对应的功能控件;
所述确认按钮用于当检测所述驾驶员触发的确认操作时,生成确认信息,并将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显示屏;
所述车载显示屏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对选中的功能控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进一步地,若所述车载显示屏在选中所述注视点对应的功能控件的设定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则对选中的功能控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否则,所述车载显示屏取消对所述注视点对应的功能控件的选中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当所述眼动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眼动信息检测到所述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所述驾驶员。
进一步地,在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之后,若所述眼动信息处理模块检测到所述驾驶员注视设定位置且所述确认按钮检测到用户触发确认操作,则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停止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的报警方式为如下至少一种:振动或者发出报警声。
进一步地,所述确认按钮为如下任意一种:设置于车内的实体按钮、触控按钮、感应按钮或者可穿戴设备中的按钮。
进一步地,若所述确认按钮设置于车内,则设置于如下任意位置:方向盘上或者中控扶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眼动追踪模块为一个或者多个,且安装于如下任意位置:方向盘上方、仪表盘内、汽车A柱上或者中控屏边缘;或者安装于可穿戴设备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眼动交互方法,所述方法由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执行,包括:
获取驾驶员的眼动信息;
根据所述眼动信息确定驾驶员的注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七鑫易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七鑫易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8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驱动斯特林制冷系统
- 下一篇:生物质热转化制取合成气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