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8456.1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卢祚;叶启亮;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灾 安全阀 性能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JMP模拟:运用JMP软件的实验设计功能,以安全阀的泄放面积作为响应变量,研究火灾工况下环境因子、湿润面积、安全阀开启压力,安全阀开启时温度等因素对泄放面积的影响;Aspen plus模拟: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火灾工况下储罐超压情景初步进行静态模拟;HYSYS动态模拟:使用HYSYS软件模拟火灾工况下储罐泄压的动态过程;VSP2实验测试:通过VSP2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同体系的泄压过程模拟。该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将统计学软件JMP与化工安全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通过改装VSP2对非反应体系下火灾工况的压力泄放情景进行模拟,得出实验室规模与工厂规模泄放量之间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灾安全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化工企业相比之前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是由于化工产品的特殊性,化工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是对企业员工以及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常见的化工安全事故有污染、燃烧、爆炸等。其中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的后果尤为严重。安全阀是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设备超压的一种特殊阀门,是独立运行保证设备安全的最后一道措施。因此,安全阀的性能检测必不可少。
安全阀每种不同的超压情况对应所需安全阀的泄放面积的大小不同,然而目前无法将最危险的超压情景作为泄放系统设计的依据,这也是导致设计出的泄放装置存在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基于以上讨论,本发明将以外部火灾作为超压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解决火灾工况下安全阀泄放的参数敏感性难以准确的鉴别工艺中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火灾安全阀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JMP模拟:运用JMP软件的实验设计功能,以安全阀的泄放面积作为响应变量,研究火灾工况下环境因子、湿润面积、安全阀开启压力,安全阀开启时温度等因素对泄放面积的影响;
S2、Aspen plus模拟: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火灾工况下储罐超压情景初步进行静态模拟;
S3、HYSYS动态模拟:使用HYSYS软件模拟火灾工况下储罐泄压的动态过程;
S4、VSP2实验测试:通过VSP2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同体系的泄压过程模拟,得到实验室规模与工业规模下泄放量之间的关系。
优选的,步骤S1中采用JMP软件中DOE定制设计模块。设计中所涉及的参数有6个,分别是环境因子F、湿润面积A、安全阀开启压力P1、安全阀开启温度T1、泄放物相对分子质量M以及该物质当前状况下汽化潜热λ。
优选的,步骤S2中用Aspen plus软件中的safety analysis安全分析模块模拟泄压容器或者核算安全阀的泄放过程。
优选的,步骤S2中safety analysis安全分析模块需要先构建一个模拟环境,其中Pressure relief使用的物性模型和数据与模拟环境下的相同。
优选的,步骤S3中首先建立静态模型,然后将模型由静态转为动态。
优选的,步骤S3中在物料进口加上流量控制器,容器气相出口加上压力控制器。
优选的,步骤S3中调节控制阀的Cv值,使得动态模型在运行稳定时达到静态的效果。
优选的,步骤S3中在动态分析图表中增加参数,用于分析整个安全阀泄放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8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站氢气加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强附着性、高安全性的光触媒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