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0422.6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汪朝阳;周永军;杨凯;罗时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9/04 | 分类号: | C07D339/04;C07D409/12;A61P29/00;A61P31/00;A61P31/06;A61P35/00;A61P3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硫杂环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结构新颖,性质稳定,常温常压下为黄色固体或油状物,本发明公开的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极大的丰富了苯并二硫杂环化合物库;该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原料易得、无金属催化、底物适用范围广、产率高等优点,该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制备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或抗HIV药物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含硫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多种功能化方面显示出显着的潜力,并表现出有吸引力的生物和药理学特性,如抗炎、抗微生物、抗结核和抗HIV活性等特性。因此,含硫杂环化合物的有机合成方法在现代有机化学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不同的硫源,如硫化钾、Lawesson试剂、硫氰酸酯、硫单质(S8)等,均可被用来构建含硫杂环化合物。相比之下,硫单质具有无毒、无味和化学稳定性的优点,已通过各种方法,广泛用于有机硫杂环化物的构建,构建策略包括直接加成不饱和键、C-H键官能化和C-X(X为卤化物或金属)交叉偶联反应等。
目前,在以硫单质为硫源合成含硫杂环类化合物研究报道中,金属催化合成苯并含硫杂环化合物较为常见,在无金属参与条件下制备苯并含硫杂环类化合物的报道较少。例如,邓国军课题组在无金属参与条件下以2-卤代苯甲酰胺为原料、硫单质为硫源成功合成了含单个硫原子的1,2-苯并异噻唑(Xie H,Li G,Zhang F,et al.Green Chem.,2018,20(4):827-831);王香善等人以2-卤代硫代苯甲酰胺和硫单质为原料,以金属催化,首次高效合成了含S-S键的苯并二硫杂环类化合物(Huang M Q,Li T J,Liu J Q,et al.Org.Lett.,2020,22(9):3454-3459)。现有技术中,以硫单质为硫源构建含S-S键的苯并二硫杂环类化合物,往往需要以昂贵的2-巯基苯甲酸苯酯或2-巯基苯甲酸为原料,或需要金属催化以及不易制备的反应原料,且可制备的化合物种类较少。含有金属催化的反应一直存在着金属离子难分离和金属离子污染的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反应的应用。因此,为了拓宽苯并二硫杂环化合物库,有必要开发一种廉价且无过渡金属催化的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这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这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所述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结构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R1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烷氧基、氨基、卤素、醛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优选的,所述式(Ⅰ)中,R1选自氢、C1-C6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烷氧基、卤素,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式(Ⅰ)中,R1选自氢、C1-C4的烷基、烷氧基、卤素,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
优选的,所述式(Ⅰ)中,R1选自氢、甲氧基、氯、溴、氟,Ar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正丁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溴苯基、4-氯苯基、4-异丙基苯基、4-羟基苯基、4-乙氧基苯基、4-苯基苯基、3-甲基苯基、3-异丙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乙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2-吡啶基、5-甲基-2-吡啶基、4-甲基-2-吡啶基、6-甲基-2-吡啶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