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瓦楞纸板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0966.2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维 |
主分类号: | D21H27/40 | 分类号: | D21H27/40;B31F1/28;B32B29/00;B32B29/08;B32B38/00;B32B37/12;B32B3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202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纸板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进纸:通过轻质瓦楞纸板生产装置进行顶部的顶面纸以及瓦楞层面纸和底部面的进料,通过输送机构进行进料的过程;
折痕:对中间的瓦楞层面纸进行瓦楞折痕的制作过程,首先通过预压辊对瓦楞折痕进行预先折出的效果,进而随着输送过程,通过折楞辊压出明显的瓦楞纸槽;
点胶:通过点胶机构对瓦楞纸槽进行点胶,在瓦楞纸槽上逐渐形成软化的预制胶体;
定型:随着折痕成型的瓦楞层面纸移动,预制胶体经过下一道工序,通过热风机将预制胶体向中间聚拢吹成竖直的结构,实现预制胶体的定型过程,将预制胶体定型成定型胶体;
上胶:通过上胶机构的上胶辊,对底面纸的顶部上胶,对顶面纸的底部上胶,使得顶面纸、瓦楞层和底面纸接触面之间可以进行粘和;敷面:将瓦楞层继续进行输送,并且在末端位置与底面纸和顶部面相结合粘连,使其形成整体的轻质瓦楞纸;
出纸:通过输送的过程以及将轻质瓦楞纸内部的胶纸干燥粘接稳定后,形成轻质瓦楞纸本体进行出料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轻质瓦楞纸板生产装置包括有造纸机箱(12)和出料机箱(13),所述造纸机箱(12)的两侧内壁之间的底部至顶部位置分别固定有水平的底面纸输送机构(4)、瓦楞层输送机构(5)和顶面纸输送机构(6),所述底面纸输送机构(04)的顶部水平放置有输送的底面纸(1),所述瓦楞层输送机构(5)的顶部水平放置有输送的瓦楞层(2),所述顶面纸输送机构(6)的顶部水平放置有输送的顶面纸(3),所述造纸机箱(12)的两侧内壁之间位于瓦楞层输送机构(5)的顶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横板(10),所述造纸机箱(12)的两侧内壁之间的另一端位置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面纸上胶机构(11),且两个面纸上胶机构(11)的上胶辊分别与底面纸(1)的顶部和顶面纸(3)的底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板(10)的底部一端位置设置有瓦楞折痕机构(7),所述固定横板(10)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点胶机构(8),所述固定横板(10)的底部林通过一端位置设置有定型机构(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折痕机构(7)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顶架(20),两个所述固定顶架(20)的顶部两侧位置均焊接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限位柱(19),所述限位柱(19)分别与固定横板(10)底部对应位置滑动套接,两个所述固定顶架(20)的顶部中间位置均通过焊接固定有四个阵列设置的压缩弹簧(18),所述压缩弹簧(18)的顶部与固定横板(10)的底部对应位置通过螺栓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顶架(20)的两侧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套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辊轴(21),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顶架(20)中间位置的转动辊轴(21)圆周外壁固定有阵列设置的预压辊(17),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顶架(20)中间位置的转动辊轴(21)圆周外壁固定有阵列设置的折楞辊(22),所述瓦楞层输送机构(5)的圆周外壁位置设置有水平环状设置的橡胶输送带(15),且橡胶输送带(15)的圆周外表面开设有阵列设置的瓦楞折槽(16),且瓦楞折槽(16)与预压辊(17)和折楞辊(22)的竖直中线均对齐,且折楞辊(22)与瓦楞折槽(16)之间保持压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瓦楞纸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辊(17)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环形设置的橡胶套筒(24),所述预压辊(17)的两侧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预压辊中轴(25),所述预压辊中轴(25)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轴承套接有套环(23),所述套环(23)的圆周外壁底部位置通过焊接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弹簧(26),且固定弹簧(2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重力球(27),所述重力球(27)与橡胶套筒(24)的圆周内壁底部位置相接触但不固定,且重力球(27)的重力大于橡胶套筒(24)本身的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维,未经陈金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9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科使用后的安瓿瓶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铜带锻打预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