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1670.2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曾林;王超;徐凤平;石志中;何军;刘国清;傅文章;卿治文;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3/06 | 分类号: | B03D3/06;B03D1/008;B03D101/02;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戚星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钨矿尾砂 絮凝 沉降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具体步骤包括,向浮选钨矿尾矿浆中加水稀释并输送至搅拌池I,得到初选稀释矿浆混合溶液,向初选稀释矿浆混合溶液中加入含钙脱稳剂,经搅拌池I搅拌均匀后,得到次选脱稳尾矿浆混合溶液,向次选脱稳尾矿浆混合溶液中再次加水稀释并输送至搅拌池Ⅱ,得到次选稀释脱稳尾矿浆溶液,依次加入破乳剂和絮凝剂后进行固液分离,溢流清水加浓硫酸调PH后回用于选矿,底流产品进行井下充填。本发明提供的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具有絮团大、沉降快、压缩层无分层现象、上层液水较清、处理后的矿浆表面泡沫较少、工艺相对简单、处理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该工艺可以一次性获得质量浓度为68~75%的充填尾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
背景技术
钨矿尾砂浆具有质量浓度低,悬浮物含量高,有害物质种类较多等特点。由于浮选过程中浮选药剂的添加和矿物表面离子的溶解,浮选尾砂浆会富含大量的浮选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导致废水通常呈深灰色、粘稠状,具有浓烈的气味。另一方面,钨矿浮选抑制剂水玻璃具有分散矿浆中细颗粒的作用,使得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沉降的悬浮物。因此,不经处理的废水被直接排放或者回用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钨矿的浮选性能。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多数浮选钨矿尾矿砂是通过添加生石灰进行脱稳沉降,尾砂浆中的大部分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浮选药剂会与生石生灰反应后沉淀。在无雨季节,溢流水比较澄清,但部分指标仍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废水呈强碱性,需进一步加酸处理,导致尾矿砂处理成本增加;在雨季,溢流水则因为冲刷而比较浑浊,有时还会带出较多的已沉积的尾砂和颗粒物,造成废水中SS严重超标;此外,过量的Ca+离子还会以羟基络合物的形式活化脉石矿物,使其与尾矿砂中残余的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发生静电吸附作用,产生大量的稳定泡沫。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高效、合理、经济的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解决现有的使用生石灰难以将尾砂浆中的大部分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浮选药剂进行反应沉淀,而在无雨季节中产生的溢流水比较澄清,但部分指标仍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废水呈强碱性,需进一步加酸处理,导致尾矿砂处理成本增加,在有雨产生的溢流水则因为冲刷而比较浑浊,有时还会带出较多的已沉积的尾砂和颗粒物,造成废水中SS严重超标,同时,过量的Ca+离子还会以羟基络合物的形式活化脉石矿物,使其与尾矿砂中残余的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发生静电吸附作用,产生大量的稳定泡沫,非常难以处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选钨矿尾砂絮凝沉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浮选钨矿尾矿浆中加水稀释并输送至搅拌池I,得到初选稀释矿浆混合溶液;
步骤2、向初选稀释矿浆混合溶液中加入含钙脱稳剂,经搅拌池I搅拌均匀后,得到次选脱稳尾矿浆混合溶液;
步骤3、向次选脱稳尾矿浆混合溶液中再次加水稀释并输送至搅拌池Ⅱ,得到次选稀释脱稳尾矿浆溶液;
步骤4、向次选稀释脱稳尾矿浆溶液中依次加入破乳剂和絮凝剂,经搅拌均匀后输送至浓密机进行固液分离,实现溢流清水的回用,底流产品输送至充填站进行井下充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所述浮选钨矿尾矿浆主要包含脉石矿物抑制剂和钨矿捕收剂,pH值为9.5~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脉石矿物抑制剂为水玻璃、糊精、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钨矿捕收剂为塔尔油、塔尔油皂、环烷酸、环烷酸皂、棉子油皂、氧化石蜡皂及癸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所述加水稀释后的矿浆质量浓度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1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机压线辊压力随动装置
- 下一篇:桥梁弦杆避障返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