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2106.2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王霜;仓乃梦;吴迪;邱枫;王冠军;董博韬;刘馨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窄带 联网 温湿度 远程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用以实现野外环境下对温湿度数据的远程监测,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通过串行接口与温湿度传感器通信,获取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所述的微控制器通过串口1与PC端通信,并且所述的微控制器依次通过串口2和无线通信模块将温湿度数据发送到阿里云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控制器采用STM32单片机,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为DHT11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BC20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采集温湿度数据前需进行单片机初始化流程,包括LED初始化、BC20端口初始化、串口初始化、传感器检测、模块开机和设置基准时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的初始化中,各子流程的初始化内容具体为:
LED初始化:初始化与LED灯连接的硬件接口,使能PC端口时钟,初始化相应的GPIO口,设置GPIO模式为推挽输出模式,设置IO口速度为50MHz;
BC20端口初始化:使能BC20模块中的PA、PB端口,配置PA8端口为开机操作端口,设置GPIO端口模式为推挽输出,IO口速度为50MHz,BC20模块正常的开机方式为拉低PWRKEY引脚,初始化时为关机状态,PA8输出为高电平;
串口初始化:使能串口1(USART1)、GPIOA时钟并对串口1进行复位,串口1数据发送端口为PA9,设置GPIO模式为推挽输出并对PA9初始化;串口1数据接收端口为PA10,设置GPIO模式为浮空输入并对PA10初始化;设置串口1的中断优先级为3,使能IRQ通道并初始化VIC寄存器;USART初始化,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数据字长为8位,模式为收发模式;最后进行开启中断、使能串口的操作;
串口2的初始化操作同串口1类似,串口2数据发送端口为PA2,数据接收端口为PA3;波特率设置为115200bps,数据字长为8位,模式为收发模式;
传感器检测:先初始化IO口,使能GPIOB时钟,对GPIOA7进行初始化,设置为推挽输出模式,IO口速度为50MHz;通过DHT11工作时序,检测DHT11存在与否,若存在则返回值为0;
模块开机:对模块发送AT命令,若返回OK,则正常开机PWRKEY=0,并点亮LED指示灯;
设置基准时钟:初始化通用定时器3,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传入相应的参数来控制计数重装值和时钟分频数,使能TIM3的中断,抢占优先级为3,使能TIMx外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M32单片机获取DHT11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具体为:
STM32单片机对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状态进行检测,若正常工作则开始进行数据读取,for循环读取一次数据为5个字节共有40位,其中,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各占两个字节,剩余一个字节为检验和,5个字节分别存储在预定义的缓冲器buf[i]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M32单片机通过串行接口对DHT11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温湿度数据采集和读取的流程具体为:
STM32单片机根据DHT11温湿度传感器时序中数字0和数字1的判别方法读取传感器所传数据,并返回相应的值,将每一次获取的数据左移1位并和当前读取的数据按位做或操作,每8位为一次循环,即得到一个字节的数据,再将该字节数据存入缓冲器buf[i]中,其后数据按照同样的方法操作,即可得到一次完整的温湿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M32单片机通过串口1与PC端通信,获取由PC端发出的AT命令到BC20模块,并且STM32单片机将温湿度数据发送给BC20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21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营内容生成推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田自动给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