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及养虾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3219.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声;宋长江;林晓琴;梁锡坤;黄振檀;吴瑶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1/59;A01K6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养虾池 输水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包括养殖池(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10)周侧或所述养殖池(10)内的多个输水单元(20)、以及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且与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上下设置的曝气单元(60);
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包括第二进水管(220),所述第二进水管(220)绕所述养殖池(10)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220)上设有多个出水孔(2201);
所述曝气单元(60)包括第一曝气管(610),所述第一曝气管(610)环绕所述养殖池(10)内壁的周侧设置,所述第一曝气管(610)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20)之间设有固定装置(620),以使所述第一曝气管(610)悬空,所述第一曝气管(610)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6110);
所述输水单元(20)输入的新鲜水源将所述曝气单元(60)输出的空气气泡从所述养殖池(10)的下部传带至溢出所述养殖池(10)的恒定水位面(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还包括第一进水管(210),所述第一进水管(210)设于所述养殖池(10)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进水管(210)的进水口(2110)伸入所述养殖池(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60)还包括多个第二曝气管(630),所述第二曝气管(630)呈盘型设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部,用于对所述养殖池(10)内的水提供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的排水单元(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30)的上部设有排水口(302),所述排水口(302)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装置(310),所述过滤装置(310)的周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孔(3110),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与所述排水单元(30)配合,保持所述恒定水位面(H)与所述过滤装置(310)之间具有第一水压高度差(h1),以将所述养殖池(10)内的水以及附着于水面的气泡通过多个所述排水孔(3110)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30)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养殖池(10)内沉淀物的排污口(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30)包括出水管道(320),以及套设于所述出水管道(320)一端的封闭管(330);所述出水管道(320)的底部向所述养殖池(10)外延伸,且设有与排污口(301)连通的出污口(303),所述封闭管(330)可拆卸连套设于所述出污口(303)外,且所述排水口(302)与所述出污口(303)之间具有第二水压高度差(h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320)包括排污管(340)、排水管(350)、以及设于所述排水管(350)与所述排污管(340)之间的锥形连接管(360),所述锥形连接管(360)的上端套设于所述排水管(350)的底部,所述锥形连接管(360)的下端套设于所述排污管(340)的上部,以使所述排污管(340)和所述排水管(35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50)的管身直径小于所述排污管(340)的管身直径。
10.一种养虾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输水增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未经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2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