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功耗管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3463.0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3206;G06F1/32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玉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功耗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服务器功耗管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确认服务器系统总功耗触发总功耗预警机制;启用服务器备用电源;将风扇策略切换至功耗最优策略,将电源切换至最小处理器状态,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服务器的关键部件的性能参数设置为高性能模式;监控所述关键部件的功耗,并在确认所述关键部件的功耗存在过功耗风险时将所述关键部件的频率限制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内。本发明有效避免服务器CPU、GPU等关键部件降频可能导致的服务器数据丢失、用户端界面卡顿等情况,有效调高服务器安全性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功耗管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发展壮大,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相继建立,为提高服务器性能、优化机房运营成本,服务器关键工作部件的性能及功耗急剧提升,目前服务器电源的功率密度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但服务器关键工作部件中的CPU、GPU因其性能提升及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导致其对PSU功率及机房服务器供电快速响应需求更加苛刻。
目前通用服务器在客户机房内一般为机柜上架方式,机房服务器的关键部件CPU、GPU等应用场景都比较多,这就要求机柜供电需支持服务器部件在所有应用场景及其他特殊复杂工况下存在的输入功耗超出部件额定功率场景,这种高负载工况要求服务器电源输出过流耐受能力需满足实际工况要求,但目前常用的CRPS PSU仅能支持150%负载以上持续5毫秒的大电流,实际瞬态负载如持续时间超出规格限值会造成CPU降频、GPU掉卡宕机、甚至PSU过流掉电引起系统宕机等情况。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针对短时瞬态负载增加通过选配高功率等级电源提升瞬态过流耐受值来规避PSU过流风险;针对较长时间高负载工况客户机房机柜每个服务器节点会设置过功率限值预警机制,如服务器整机实际功耗超出预警限值,则触发CPU、GPU等关键部件即时降频来达到瞬时降低整机功耗的目的,但CPU、GPU降频降耗会造成其处理性能降低,会引起其处理进程缓慢、中断,甚至造成关键数据丢失等,极大降低用户体验,运行数据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预警机制导致服务器处理性能降低,引起处理进程缓慢、中断,甚至造成关键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功耗管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功耗管控方法,包括:
确认服务器系统总功耗触发总功耗预警机制;
启用服务器备用电源;
将风扇策略切换至功耗最优策略,将电源切换至最小处理器状态,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服务器的关键部件的性能参数设置为高性能模式;
监控所述关键部件的功耗,并在确认所述关键部件的功耗存在过功耗风险时将所述关键部件的频率限制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内。
进一步的,确认服务器系统总功耗触发总功耗预警机制,包括:
监控服务器母线电流和母线电压,并基于母线电流和母线电压生成总功耗拟合曲线;
判断所述总功耗拟合曲线的监控段内是否存在超过总功耗限值的线段,如果存在所述线段则获取所述线段的数量和各线段对应的持续时间,所述监控段为设定的一个处理周期对应的拟合曲线段;
如果所述数量超过设定的数量阈值或存在持续时间超过时间阈值的线段,则判定系统总功耗触发总功耗预警机制。
进一步的,将风扇策略切换至功耗最优策略,将电源切换至最小处理器状态,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服务器的关键部件的性能参数设置为高性能模式,包括:
将风扇策略切换至功耗最优策略,所述功耗最优策略确保风扇功耗为满足最低散热需求的最小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