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3734.2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廖金军;陈猛;刘金书;王卫强;张坚;易达云;蒋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9/16;F24F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正压 建筑 人员 出入 过渡 结构 自动 调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该过渡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人员离开正压建筑的第一舱体和至少一个用于人员进入正压建筑的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通过第一承压内门和第一调节阀与正压建筑连通,且通过第一承压外门和第一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舱体通过第二承压内门和第二调节阀与正压建筑连通,且通过第二承压外门和第二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舱体与第二舱体之间通过第三调节阀连通。当人员需要同时进出时,部分空气可通过第三调节阀从需要降压的舱体转移至需要增压的舱体,既配合实现了舱体内的气压变化,也节省了本该用于产生对应部分空气所需要消耗的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环境下人居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
背景技术
高海拔地区因空气稀薄具有气压低、含氧量少等特点,人员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出现各种高原病,影响工作效率,危害人身健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区域进行增压补氧,即设置内部空气压力高于外界空气压力的正压建筑,人员进出正压建筑需要经过过渡区作为缓冲,以提高人体舒适性并减少气压损失
目前的过渡区包括一次性实现增减压过渡的结构设计以及多次分级实现增减压过渡的结构设计,但无论哪一种都存在以下问题:在泄压过程中,正压建筑内的增压空气必然会通过过渡区释放到外界环境中,造成能源的浪费。现有文献中暂未见对该部分泄露气体进行再利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通过对部分增压气体的二次利用实现节能降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人员离开正压建筑的第一舱体和至少一个用于人员进入正压建筑的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通过第一承压内门和第一调节阀与正压建筑连通,且通过第一承压外门和第一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舱体通过第二承压内门和第二调节阀与正压建筑连通,且通过第二承压外门和第二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舱体与第二舱体之间通过第三调节阀连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均设有窗户。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设置在正压建筑的同一侧且二者间距离不超过5米。
一种基于上述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的自动调压方法,
无人员进出时:
通过第一调节阀使第一舱体内的气压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通过第二泄压阀使第二舱体内的气压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当仅有人员进入正压建筑时:
打开第二承压外门,人员进入到第二舱体内部,关闭第二承压外门和第二泄压阀,第二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二调节阀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打开第二承压内门,人员进入到正压建筑中,关闭第二承压内门和第二调节阀,第二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二泄压阀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当仅有人员离开正压建筑时:
打开第一承压内门,人员进入到第一舱体内部,关闭第一承压内门和第一调节阀,第一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一泄压阀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打开第一承压外门,人员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关闭第一承压外门和第一泄压阀,第一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一调节阀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
当同时有人员离开和进入正压建筑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用重物移位装置
- 下一篇:高密度大功率的平板变压器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