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火灾灾害的逃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4206.9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鸣;侯建;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2;E21F1/00;E21F1/04;E21F1/14;E21F5/04;E06B9/15;E06B9/70;G08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火灾 灾害 逃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火灾灾害的逃生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浓烟侵入的单向排烟机构和密闭机构、用于固定安装的防火墙、用于控制开合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浓烟动向的检测机构;所述防火墙上安装有所述密闭机构,所述密闭机构上侧设置有所述单向排烟机构,所述密闭机构前端两侧设置有所述检测机构。本发明利用单向排烟机构,能够及时排放隧道内的浓烟;利用检测机构,当火灾发生并产生大量浓烟时,在逃生通道处设置明显的安全通道提示,并实时检测、及时喷水形成水雾墙阻断浓烟;利用密闭机构,在无人高烟情况下,及时关闭防火卷帘门避免浓烟侵入到逃生通道内;本发明通过各个机构互相可靠的配合,有效解决了高温浓烟影响人员逃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火灾逃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火灾灾害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隧道、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大幅增加,隧道作为最为常见的工程结构之一,具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无法忽略其由于狭而小的特点,导致火灾救援困难的缺点。据调查,隧道火灾是极易发生的隧道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火灾,尤其在人员密度较大、应急疏散困难的城市地铁隧道,常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严重威胁了人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作为较封闭的结构,隧道内的高温浓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发生火灾时,高温浓烟一般会在隧道内向上飘动的同时迅速向两侧蔓延,而现有技术中的消防通道往往仅在逃生通道前方设置一个防火门,导致人们在逃生过程中会吸入大量浓烟。因此,在发生火灾后能够及时进行有效排烟及阻断浓烟侵入逃生通道尤为重要,可大幅提高隧道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火灾灾害的逃生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隧道火灾灾害的逃生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浓烟侵入的单向排烟机构和密闭机构、用于固定安装的防火墙、用于控制开合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浓烟动向的检测机构;所述防火墙上安装有所述密闭机构,所述密闭机构上侧设置有所述单向排烟机构,所述密闭机构前端两侧设置有所述检测机构,所述单向排烟机构上安装有所述调节机构;
所述单向排烟机构包括排烟管、开合板、单向板、棘轮组;所述排烟管前端和所述防火墙之间设置有所述开合板,所述排烟管中间设置有所述单向板,所述单向板一端连接有所述棘轮组,所述开合板上安装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防火墙位于逃生通道一侧设置有引流空心柱;
所述密闭机构包括防火卷帘门、密封门柱、收卷架、收卷电机;所述防火卷帘门两端和所述防火墙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门柱,所述防火卷帘门上端连接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外部设置有所述收卷架,所述收卷辊一端连接所述收卷电机,所述防火卷帘门前端设置有防火门把手;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指示灯、红外温度传感器、水雾喷头;所述防火墙前端位于隧道一侧、环绕所述防火卷帘门外侧设置有所述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一端设置有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防火墙上门洞内侧位于所述密封门柱前侧设置有所述水雾喷头。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机、调节链轮、限位链轮、调节链条;所述调节轴上安装有所述调节链轮,所述调节链轮上连接有所述调节链条,两个所述调节链轮之间设置有所述限位链轮,最下端所述调节轴一端连接所述调节电机。
如此设置,当需要调节所述开合板的角度时,控制所述调节电机通过所述调节链条即可开合所述开合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机、被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连杆;所述调节轴上连接有所述被动锥齿轮,所述被动锥齿轮一端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三个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最下端所述调节轴一端连接所述调节电机。
如此设置,当需要调节所述开合板的角度时,控制所述调节电机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配合所述被动锥齿轮和所述调节轴,使得所述开合板能够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4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图像清晰度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