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8618.X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亮;李建刚;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李火青;马玉芬;王敏仲;刘军建;李曼;琚陈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1W1/10;G06F111/1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张争艳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格 函数 尺度 自适应 kf 积云 对流 参数 方法 | ||
1.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数据拟合给出次网格占比均值函数;
步骤B:将次网格占比均值函数引入到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中,得到新的具有尺度意识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即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次网格占比均值函数的拟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构造参考湍流场,作为各分辨率模拟的真值,所构造的参考湍流场可提供网格与次网格尺度的湍流统计信息,用于研究模式在各个分辨率上的湍流特征;
步骤A2:设计12组LES模拟试验,第1-6组为干对流试验个例,第7-12组为湿对流试验个例,模拟不同感热通量、风速、水汽条件下,即不同稳定度条件下次网格感热通量占总感热通量比值;
步骤A3:首先分别拟合第1-6组测试用例的干对流LES模拟结果,对拟合结果进行再拟合,得到干对流条件下次网格感热通量占比的拟合函数,即
然后分别拟合第7-12组测试用例的湿对流LES模拟结果,对拟合结果进行再拟合,得到湿对流条件下次网格感热通量占比的拟合函数,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构造参考湍流场的方法为:基于水平网格距为25m的LES结果,构造分辨率从25m至6400m的参考湍流场,分别得到网格距Δ为25m、50m、100m、200m、400m、800m、1600m、3200m、6400m的LES参考湍流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网格解析的感热通量、次网格感热通量、总感热通量及次网格感热通量占比函数的计算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3中,当Δ/h趋于无穷大时,次网格感热通量占比函数趋近于1,当Δ/h趋于0时,次网格感热通量占比函数趋近于0,即次网格占比平均拟合函数近似为Δ/h变量的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构造积云调整函数,即
步骤B2:确定需要调整的9个物理量,即单位时间比湿变化量、单位时间云水变化量、单位时间云雨变化量、单位时间云雪变化量、单位时间云冰变化量、单位时间温度变化量、浅积云面积比、深积云面积比、对流降水雨强。
步骤B3:将步骤B2中的9个物理量乘以积云调整函数进行调整,再作为KF输出变量反馈给数值模式动力框架,即
cldfra_sh=cldfra_sh×Cu_scale (23)
cldfra_dp=cldfra_dp×Cu_scale (24)
pratec=pratec×Cu_scale (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1中,积云调整函数的构造方法为:KF方案中计算的积云高度Hcu与云底高度HLCL作为式(12)中的边界层高度h,构造与模式格点尺度和积云尺度具有依赖关系的积云调整函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次网格占比函数的尺度自适应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积云调整函数的取值范围为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未经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6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形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再生环戊烷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