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残余物好氧稳定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8982.6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吴韵雯;王希伟;刘宇;李博;王玉洁;黄烯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4;C02F9/14;C02F3/02;B01D21/00;B01D21/02;B08B15/04;B01D53/00;C05F9/02;C05F9/0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消化 残余物 稳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残余物好氧稳定的装置,包括罐顶密闭的罐体,以及沿罐体内部中心向外侧依次同心布置且顶部开口的厌氧区、微氧区、好氧区与稳定区,所述稳定区的一段还单独隔开形成沉淀区,所述的好氧区还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返回连接所述微氧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当前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沼渣堆肥导致的占地大、恶臭严重、生产管理不便、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一步化实现沼渣沼液的好氧稳定,也消除了固液分离车间恶臭难闻的问题,更大大降低了沼液的后续处理占地、投资和运行成本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残余物好氧稳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处理多采用厌氧消化为主的工艺路线,达到降解有机质、消除污染,生产沼气、回收生物能源的目的。厌氧消化后的残余物通过固液分离后,沼渣一般需要经过15天左右的好氧稳定(堆肥)后,方可作为土壤调理剂等产品农用或绿化用。在厂内沼渣堆肥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差和臭气控制难等问题;而大量的沼液COD浓度较高,一般须通过“厌氧+好氧+混凝沉淀/气浮+NF+RO”工艺处理后方能达标排放,存在着流程长、能耗高和操作管理繁琐等问题。上述问题一直是困扰餐厨/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项目生产管理的痛点。
如中国专利CN111533250A公开了一种处理沼液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沼液通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在好氧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处理,得到好氧出水;所述好氧活性污泥的接种量为10~14g/L,水力停留时间为1~3天,溶解氧浓度为3.8~4.2mg/L,曝气速率为0.4~2.0L/min。该专利针对的是固液分离后的沼液,而不是厌氧后未固液分离的混合消化液,稳定化处理难度要小。
中国专利CN107416977A公开了一种沼液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深度厌氧反应,去除沼液中的COD和降解有机物,同时生成沼气;好氧硝化反应,进一步去除经过深度厌氧反应的沼液中的有机物和增加沼液的溶解氧;厌氧氨氧化反应,经好氧硝化处理之后沼液在该步骤中脱除氨氮;其中,步骤b沼液中的NH4+氧化生成亚硝酸盐NO2-,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电子受体。在沼液厌氧氨氧化反应前先进行深度厌氧反应和好氧硝化反应,深度厌氧反应能够对水中的COD进行进一步脱除以及增加有机物的利用率,以到达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水质的要求;另外,深度厌氧反应和好氧硝化反应和组合行成了一个A/O的工艺组合,用于继续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该专利针对沼液的稳定化处理,采取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工艺,相对于厌氧消化液的稳定化处理工艺较为简单,处理的水质也不是太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残余物好氧稳定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残余物好氧稳定的装置,包括罐顶密闭的罐体,以及沿罐体内部中心向外侧依次同心布置且顶部开口的厌氧区、微氧区、好氧区与稳定区,所述稳定区的一段还单独隔开形成沉淀区,所述的好氧区还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返回连接所述微氧区。
进一步的,所述的厌氧区的底部设有进料口,顶部设有溢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区由多个相邻布置的微孔曝气区段与射流曝气区段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孔曝气段的底部设有曝气管道和微孔曝气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射流曝气段与微孔曝气段相互间隔布置,在该区段的起始端池底部设置若干射流曝气机,该射流曝气机出口形成的循环水流向前推动水体在环形池体内流动,并提供水体循环流动的推动力,在避免污泥沉积的同时,还可吸入一体化反应器外部的空气,通过射流曝气机喉部的压力形成带压气水混合物,喷射到向前流动的水体中,为有机质生物降解以及硝化作用补充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