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环型件的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9095.0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3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尚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金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2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环型件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薄壁零件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薄壁环型件的固定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对薄壁环型件类零件加工时存在压紧变形及压紧力不足将导致零件加工完成后无法满足最终工艺要求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环形均布有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环型工件(6)置于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组成的环形中,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的顶针(5)的针尖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刺入环型工件(6)内,完成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零件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薄壁环型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薄壁环型件类零件加工,为保证质量的稳定性,通常工艺安排按粗加工-热处理-修基准-半精加工-精加工进行,在粗加工过程中,为提高加工效率,通常会成倍加大切削厚度及切削宽度,同时切削力也相应成倍增加,切削力成倍增大后,因零件壁薄刚性差,导致加工过程零件变形量亦成倍增大,零件变形增大后,后续工序修基准工序难度加大,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
1)零件通过支撑及压紧方式加工时,因零件变形,支撑面平面度较大,零件在装夹时支撑面局部悬空,在压紧时,零件会在支撑面悬空位置变形,导致零件加工完成后无法满足工艺平面度(自由状态)要求。
2)零件通过侧面压紧时,因侧面压紧力小,无法完全紧固零件,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零件易旋转,带来较多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对薄壁环型件类零件加工时存在,当压紧压力过小,无法达到固定的作用,当压力过大会导致薄壁环型件类零件形变,存压紧变形及压紧力不足将导致零件加工完成后无法满足最终工艺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环型件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环形均布有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环型工件置于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组成的环形中,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的顶针的针尖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刺入环型工件内,完成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均布的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的中心轴线与环型工件的中心轴线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均布的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的顶针的针尖在相同的液压力作用下下刺入环型工件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尖的锥度6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尖的强度58-62hrc。
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尖采用高温合金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通过液压调节手柄调节液压管道内的压力,从而实现顶针顶升压力的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伸缩式液压顶针模块通过滑轨固定在底座上。
因为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防止薄壁零件在压紧过程中变形,最终加工完成后可保证零件自由状态下平面度在0.005mm以内。
2、通过液压控制顶针同时移动,减小准备时间,提高加工效率2倍以上。
3、通过本方案可确保压紧过程的可靠性,彻底解决零件因压紧问题带来的质量问题,质量风险降低5倍以上。
4、因结构及工作原理,本方案不仅可实现轻松修基准满足工艺平面度要求外,亦可代替通用夹具类使用,故部分工序可实现合并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可减少零件工序流转并缩短生产周期。
5、本发明采用锋利的顶针设计,保证当顶针压力在达到会使得被加持器件形变的时的临界点,顶针能够刺入被夹持器,防止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易视图;
图2为液压夹紧方式简易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金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金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9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模组带物流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扇形段圆弧半径及位置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