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方法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0621.5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林;陈波;徐超;杨芬;焦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53 | 分类号: | B60L50/53;B60L58/12;B60L5/28;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耿向宇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动力 切换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方法及轨道车辆。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包括:变流器;三相不控整流模块包括共阳极和共阴极,共阳极分别与变流器及钢轨连接,共阴极与变流器连接;动力包与三相不控整流模块电连接;受电弓第一端用于与电网连接,第二端与共阴极连接;第一电压检测装置第一端与受电弓连接,第二端与共阳极连接;第二电压检测装置第一端与共阴极连接,第二端与共阳极连接。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既能够选择动力包供电模式,又能够选择电网供电模式,可以完成对供电模式的切换。并且可通过检测相应的电压值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供电模式切换,能够避免两种供电模式同时运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方法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将动力包和电网作为动力源的双动力动车组既能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运用,也可在非电气铁路区段运用。基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对动力源进行切换的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方法及轨道车辆,用以对动力源进行切换。
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包括:
变流器;
三相不控整流模块,包括共阳极和共阴极,所述共阳极分别与所述变流器及钢轨连接,所述共阴极与所述变流器连接;
动力包,与所述三相不控整流模块电连接;
受电弓,第一端用于与电网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共阴极连接;
第一电压检测装置,第一端与所述受电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共阳极连接;
第二电压检测装置,第一端与所述共阴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共阳极连接;
其中,在选择动力包供电时,在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检测装置未检测到电压值且所述第二电压检测装置检测的电压值处于允许范围的条件下,通过所述动力包向所述变流器供电;
在选择电网供电时,在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压值处于允许范围且所述第二电压检测装置未检测到电压值的条件下,通过电网向所述变流器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线路接触器、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
其中,所述线路接触器设置于所述共阴极与所述变流器之间,所述预充接触器与所述预充电阻串联,且二者串联后与所述线路接触器并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高速断路器,所述受电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高速断路器与所述共阴极连接;
其中,所述高速断路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受电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高速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共阴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隔离开关;
所述第一隔离开关设置于所述受电弓与所述高速断路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接地线和第二隔离开关;
所述受电弓的第二端和所述共阴极均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避雷器;
所述避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受电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避雷器的第二端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保险丝;
所述保险丝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高速断路器的第一端之间。
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切换方法,基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动力切换系统实施,在选择动力包供电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