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734.5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郎文昌;蒋慧珍;张慧;刘艳杰;赵涣波;陈盛旭;林振宇;任肖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B22D17/22;C23C14/06;C23C14/3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朱海晓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表面 纳米 复合 多元 氧化物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内到外分别为基础层、复合过渡层、多层循环纳米层;其中基础层为AlCrN、复合过渡层为TiSiN/AlCrN复合层、多层循环纳米层为TiSiAlCrCN/TiSiAlCrCON交替层;
所述制备方法于脉冲弧源真空镀膜设备中进行,其配置有脉冲弧源和离子清洗装置,所述脉冲弧源包括至少一列的金属AlCr靶和两列TiSi靶,所述脉冲弧源具有至少一组脉冲弧源为相向设置的AlCr靶和TiSi靶,相向设置的AlCr靶和TiSi靶分别位于待镀模具的两侧,所述脉冲弧源具有至少一组脉冲弧源为相邻设置的AlCr靶和TiSi靶;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待镀模具放入真空镀膜装置中,进行预热;
2)采用离子清洗源对模具表面进行等离子清洗;
3)通入氮气,开启至少一列的AlCr靶,沉积AlCrN层;
4)通入氮气,同时开启一组相向设置的TiSi靶及AlCr靶,沉积AlCrN/TiSiN复合层;
5)通入乙炔、氮气、氩气,同时开启一组相邻设置的TiSi靶及AlCr靶,沉积TiSiAlCrCN层;
6)通入氧气、乙炔、氮气、氩气,同时开启一组相邻设置的TiSi靶及AlCr靶,沉积TiSiAlCrCON层;
7)交替重复步骤5)和步骤6),形成多层循环纳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层厚度为300-1500纳米,所述的复合过渡层厚度为100-800纳米,多层循环纳米层厚度为100-1000纳米;所述TiSiAlCrCON层的厚度占多层循环纳米层厚度的比例不高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列金属AlCr靶和两列TiSi靶按顺时针方向分布依次为第一AlCr靶、第一TiSi靶、第二AlCr靶、第二TiSi靶,其中第一AlCr靶和第二TiSi靶相向设置分别位于待镀模具的两侧;第一AlCr靶和第一TiSi靶形成的一组相邻设置的TiSi靶及AlCr靶、第一TiSi靶和第二AlCr靶形成的一组相邻设置的TiSi靶及AlCr靶、第二AlCr靶和第二TiSi靶形成的一组相邻设置的TiSi靶及AlCr靶中的其中两组或三组在步骤4)-6)中的至少部分过程中交替间隙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脉冲弧靶的脉冲弧放电采用基值电流叠加脉冲弧电流放电的方式,其基值电流为20-40A,高值脉冲电流为300-1500A,频率为30-150Hz,占空比1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乙炔、氮气、氩气混合为混合气体通入,其中,氩气所占的原子比不低于30%,氮气所占原子比不高于60%,乙炔所占原子比不高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氧气、乙炔、氮气、氩气混合为混合气体通入,其中,氩气所占的原子比不低于30%,氮气所占原子比不高于60%,乙炔所占原子比不高于20%,氧气所占原子比不高于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与步骤6)沉积的单层时间为1-5min,其中步骤5)沉积的单层时间至少是步骤6)沉积的单层时间的3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铸铝模具表面的纳米复合多元碳氧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6)的循环次数不少于4次,碳氧化物层为涂层最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7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