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1074.2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芹;黄慰民;周龙;易梓琦;吴祖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62;H01M10/4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吴婷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极片补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和方法。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包括:放卷装置、补锂槽、清洗槽、收卷装置;待补锂负极极片的一端卷绕在所述放卷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补锂槽和所述清洗槽卷绕在所述收卷装置上;所述补锂槽内盛装有补锂溶液,所述清洗槽内盛装有清洗溶液。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可在极片走带过程中,通过使极片浸泡在补锂槽的补锂溶液中,使锂嵌入负极,完成对极片的补锂。由此,可以显著提高极片补锂的均匀性。后续,继续使极片浸泡在清洗液中,除去极片表面的补锂溶液等残留。由此,该系统可以实现极片的均匀补锂,且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中使用的消费电子产品、电驱动新能源车、分布式电网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学储能。随着人们对消费电子产品依赖程度增加,对电子设备待机时间的要求与日俱增。以上各方面的需求使得对电池能量密度,输出电压等性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大致可以分为提升材料性能及优化电池结构两条技术路线。为提升材料性能,传统锂粉补锂、含锂溶液补锂可以获得均一化的补锂效果,但以锂粉为锂源时,锂的高活性易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含锂溶液会造成大量废弃溶剂的产生,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现有的补锂方法还存在补锂均匀化效果差,且不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和方法。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可以实现极片的均匀补锂,且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包括:放卷装置、补锂槽、清洗槽、收卷装置;待补锂负极极片的一端卷绕在所述放卷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补锂槽和所述清洗槽卷绕在所述收卷装置上;所述补锂槽内盛装有补锂溶液,所述清洗槽内盛装有清洗溶液。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可在极片走带过程中,通过使极片浸泡在补锂槽的补锂溶液中,使锂嵌入负极,完成对极片的补锂。由此,可以显著提高极片补锂的均匀性。后续,继续使极片浸泡在清洗液中,除去极片表面的补锂溶液等残留。由此,该系统可以实现极片的均匀补锂,且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锂槽与所述清洗槽之间进一步设有第一烘箱和第一溶剂回收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收卷装置之间进一步设有第二烘箱和第二溶剂回收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进一步包括:补锂溶液补液槽,所述补锂溶液补液槽与所述补锂槽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进一步包括:清洗溶液补液槽,所述清洗溶液补液槽与所述清洗槽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氛保护罩,所述气氛保护罩罩设在所述补锂槽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实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方法包括:在待补锂负极极片放卷和收卷的过程中,使所述待补锂负极极片依次经过补锂槽和清洗槽,利用补锂溶液和清洗溶液依次对所述待补锂负极极片进行浸泡,以便对所述待补锂负极极片进行补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