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痛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1121.3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郝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翠娟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6/732;A61P29/00;A61P1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钱学宇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外用 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痛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治疗骨痛膏剂技术领域;为了对骨痛进行缓解;该外用膏剂具体包括以下成份:苍术;木瓜;川芎;党参;附子;肉桂;杜仲;怀牛膝;甘草;防风;当归;该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制备用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后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原料利用研磨设备进行研磨处理。本发明通过将上述药材混合后进行处理后制备膏剂后进行外用,从而可以对风湿骨痛进行有效缓解,利用各种药材本身的功效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将水相物和油相物之间进行混合搅拌,避免两者之间出现分层现象,通过将搅拌速率维持在同一方向,使得制得的基质整体更加地细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骨痛膏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痛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病是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所致,导致筋脉阻塞不通,从而引起人体关节和肌肉部位出现酸痛和不适,为了对风湿骨痛进行缓解,目前对骨痛缓解的方式通常采用在身体表面进行膏剂的外涂,膏剂采用中药和基质进行混合产生,利用中药渗入到皮肤内部,从而可以有效对骨痛进行缓解。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06905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风湿骨痛的外用膏药包括大黄,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当归,细辛,五灵脂,川芎,鹿仙草,鹿角霜,透骨草,威灵仙,红娘子,豨仙草,独活,枳实,牛蒡子,血余炭,麝香。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膏药在制备的过程中所需的加热的时间较长,要求的温度较高,使得制备条件较为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治疗骨痛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骨痛的外用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组成:
苍术3-6重量份;木瓜1-3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党参0.5-1重量份;附子1-2重量份;肉桂5-7重量份;杜仲8-10重量份;怀牛膝0.3-0.8重量份;甘草0.2-0.6重量份;防风2-5重量份;当归0.7-1.2重量份;
所述治疗骨痛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制备用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后进行干燥;
S2:将干燥后的原料利用研磨设备进行研磨处理;
S3:加入部分基质或液体将原料研磨至糊状物;
S4:加入其余的研磨基质进行再次研磨;
S5:将研磨后的成品导出;
所述S3步骤中的基质类型为O/W型乳剂型,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油相物置于水浴容器内,利用水浴对油相物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加热温度为70-75℃;
S32:将水相物置于另外一组水浴容器内,水浴温度区间为75-80℃;
S33:将水相物在不断搅拌作用下加入到油相物内,利用水浴保证温度处于恒温状态,接着将其在常温下进行冷凝;
所述S31中的油相物成分包括硬脂醇和白凡士林;
所述S32中的水相物的成分包括甘油和尼伯金乙脂;
所述油相物和水相物的用量比例为水相物大于油相物。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翠娟,未经郝翠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止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