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设备及其冷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1539.4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3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希栋;胡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曙聘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设备 及其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计算设备及其冷板。该冷板的盖板与换热芯围合形成液冷侧的冷却腔,其换热芯通过基板的底面与发热部件适配换热,基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相变工质的相变腔,辅以构建相变增强冷板,且该相变腔的下壁面具有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至少配置在该下壁面的外周区域部分。如此设置,发热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至换热芯基板,相变腔内的相变工质受热并汽化,携带热量高温的气体充满整个相变腔,与低温的上壁接触快速冷凝并回落至相变腔的底部;在相变腔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将外周相变工质快速吸到相变腔下壁面液量挥发减小的区域,确保该区域的最大换热量,并基于冷却腔与液冷系统建立的液冷循环将热量带走,换热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硬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设备及其相变增强型冷板。
背景技术
冷板是液冷系统与热源进行换热的关键部件,例如但不限于可用于计算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散热。具体地,通过换热芯基板与CPU贴合,换热过程中热量自CPU导至换热芯基板,再通过换热芯基板上的换热芯翅片与水进行热交换,并经由液冷循环将热量带走。
由于铜基板横向传热能力比较差,基板尺寸过大或者说其板面尺寸超出相适配的热源尺寸较多的话,则会导致位于基板周边的翅片基本无法参与到上述换热过程中。也就是说,换热芯翅片不能达成其设计换热能力。因此,现有冷板的换热芯基板尺寸大多与芯片尺寸差不多,但直接影响换热芯翅片的可布置区域,进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散热能力。
特别是,对于小尺寸大功率的发热部件来说,上述问题尤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及其冷板,通过结构优化改善冷板散热能力及散热效率,以支持不同大功率发热部件应用场景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板,包括围合形成冷却腔的盖板和换热芯,该冷却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盖板,换热芯包括基板和多个散热翅片,该基板的底面用于与发热部件适配换热,发热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至换热芯基板,各散热翅片位于冷却腔中且间隔设置在基板上,通过液冷循环可将交换至散热翅片的热量带走;本方案中,在基板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相变工质的相变腔,且该相变腔的下壁面具有毛细结构,毛细结构至少配置在该下壁面的外周区域部分。如此设置,相变腔内的相变工质受热并汽化,汽化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携带热量高温的气体充满整个相变腔,与低温的上壁接触快速冷凝,形成液态工质回落到相变腔的下壁;该相变过程中,相变腔顶部的基板本体全幅面参与热交换,基板周边的翅片由此可充分参与热交换。与此同时,随着发热部件对应区域液体不断受热挥发并减小,在相变腔下壁面毛细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将外周相变工质快速吸到相变腔下壁面液量挥发减小的区域,确保该区域的最大换热量。整体来看,基板本体外周的传热性能通过相变侧的配置得以改善,可充分利用液冷循环的热负载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冷板的整体换热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在相变腔下壁面的全表面配置有毛细结构。这样,可以形成发热部件所在区域以及全表面的液态工质动态流动转移,能够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该相变腔中充有相变工质后抽真空,以形成利于受热相变的真空状态。
基于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毛细结构呈非规则排布状。基于基板底面与发热部件进行基础换热的特点,液态工质始终覆于相变腔的下壁面,也即相变受热工作面上,非规则排布的毛细结构能够在下壁面上形成较为丰富的流动路径,液态相变工质可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流向其幅面内的任一位置,以充分发挥液态相变工质减少区域的换热能力,提高相变工质的汽化效率。
示例性的,相变腔的全部壁面具有毛细结构,在有效提高汽化效率的基础上,接近冷动腔一侧的毛细结构还能够提高冷凝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烧结工艺在相变腔的下壁面上形成该毛细结构。示例性的,可利用不同形态的铜份,通过控制相应的烧结温度,以形成不同孔隙和渗透率的无序毛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桌
- 下一篇:一种管网压力异常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