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1577.X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4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邓韬;范胜标;贲志山;凌峰;刘继雄;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35/10;B01D53/8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多孔 结构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催化分解CO的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光固化树脂、铜锰混合盐、活性氧化铝和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形成催化剂前驱体;
S2.将S1中催化剂前驱体进行3D打印得到三维多孔坯体;
S3.将S2中的三维多孔坯体热处理和煅烧处理,即可获得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
其中,S1中所述光固化树脂、铜锰混合盐和活性氧化铝的重量比为(13~25):(6~13):(1~3);
S2中所述三维多孔坯体的孔径为20~80μm;
S3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300~500℃,时间为1~3h;煅烧处理的温度为500~800℃,时间为1~3h;
所述光固化树脂由丙烯酸和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组成,所述丙烯酸和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8~15):(5~10);
所述铜锰混合盐由高锰酸钾、硫酸锰和硫酸铜组成,所述催化剂前驱体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8~15份、多官能度丙烯酸酯5~10份、高锰酸钾2~5份、硫酸锰2~4份、硫酸铜2~4份、光引发剂0.3~2份和活性氧化铝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光固化树脂、铜锰混合盐和活性氧化铝的重量比为(15~19):(7~11):(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三维多孔坯体的孔径为30~5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时间为2~3h;煅烧处理的温度为600~700℃,时间为1.5~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多孔结构铜锰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8~96m2/g,纳米孔的平均孔径为24~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5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复检功能的快销食品自动包装机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