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2748.0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7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赖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P11/1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科启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6 | 代理人: | 张文骏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痰止咳 药物 组合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甘氨酰脯氨酰丝氨酸用于制备化痰止咳药物的用途及包含甘氨酰脯氨酰丝氨酸的化痰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本申请首次发现甘氨酰脯氨酰丝氨酸的化痰止咳作用,并将其进一步制备成口服制剂,通过小鼠毒性试验,小鼠咳嗽模型,豚鼠咳嗽模型,小鼠咳痰试验模型,比格犬咳嗽有痰试验模型证实,甘氨酰脯氨酰丝氨酸及制备成口服药物组合物后,具有显著的化痰止咳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煤烟尘等污染物的无序排放,导致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形成雾霾,在这种天气下,当人们出行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主要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PM2.5)就会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
“雾霾”成分中二氧化硫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后,因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上,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使刺激作用增强,如果人体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的二氧化硫,8小时后,支气管和肺部将会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部组织受到伤害,如果二氧化硫进入人体肺部深层,毒性将增加3-4千倍,导致肺泡壁纤维增生等疾病,由于PM2.5颗粒小,很容易通过人体的鼻腔、口腔、咽喉进入支气管、肺泡等组织进而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如咽喉炎、过敏、气喘、鼻炎、鼻窦炎、肺气肿等,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流鼻涕、鼻塞、打喷噎、咽干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雾霾天气下,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一般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转为慢性,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气喘等,而持久剧烈的咳嗽不但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咳嗽可伴随咳痰,因此一般止咳的同时也需祛痰、化痰。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急性加重系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无论是支气管炎、气管炎,还是肺炎都会引起咳嗽有痰。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也往往因为长时间的咳嗽有痰而被检查发现。而且支气管炎等病症如不加注意自身体质加强,还容易恶化成年度周期性的复发。感冒也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的一种常见的病因。
丘角菱(学名:Trapa japonica Flerow)是菱科菱属植物,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根二型:着生水底泥中;同化根,茎圆柱形柔弱;叶二型:浮水叶互生,绿色或带紫红色,叶片呈菱形或卵状菱形,叶柄中上部膨大成海绵质气囊,被淡褐色短毛;沉水叶小,早落。果喙稍明显,果冠小,稍明显,5-10月开花,7-11月结果。
丘角菱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水域。
丘角菱喜光照充足。环境荫蔽则植株生长不良。喜温暖,怕寒冷,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
该种植物适合露地栽培,为池塘水面的装饰材料。其茎、叶能够作为饲料;果实富含淀粉,可供食用、酿酒,还可入药,主治肾寒、腰痛、阳痿、滑精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2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