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帕金森病可穿戴AI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运动监测一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3100.5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红;张威;季葆华;夏燕挺;蒋金兰;赵凯凯;金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B5/11;A61H39/00;A61H39/02;A61N1/04;G16H20/30;G16H50/2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帕金森病 穿戴 ai 穴位 刺激 治疗 运动 监测 一体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帕金森病可穿戴AI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运动监测一体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采用仿生复合柔性材料制作成弹性衣裤形式,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模块、智能芯片模块和穴位电刺激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智能芯片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智能芯片模块与穴位电刺激模块采用有线连接,所述智能芯片模块与人机交互App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智能芯片模块包括配套电池和智能芯片,所述穴位电刺激模块包括电极阵列和导线,所述智能芯片与配套电池、传感器模块、电极阵列和人机交互App连接,所述智能芯片位于腰部,且以腰包形式存在,所述人机交互App与外置按钮通过无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帕金森病可穿戴AI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运动监测一体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由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减少,从而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耗竭,其典型的表现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睡眠障碍、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便秘等非运动症状。随着针灸治疗PD的有效性在临床以及基础研究上的进一步确认,针灸已经成为不可缺少并且有确切客观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TEAS)是在针灸穴位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电刺激效应,通过调整波形、时间、频率和强度等参数于穴位处起到不同的作用。
目前,在研的PD可穿戴设备包括了运动症状和药物反应的监测,但无法完成非运动症状参数,比如跌倒、睡眠障碍等监测,没有系统综合评价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所获得的数据只能片面反映部分症状,尤其对PD患者跌倒关注不足。此外,可穿戴设备只能监测症状,并未融合治疗于一体,对患者的帮助有限。且因PD患者运动症状导致患者行动不便;临床上医师操作差异可引起临床疗效不同;目前的临床研究中,选穴方面未开展临床证型加减研究等原因,给针刺应用和推广带来不便。
因此,亟需一款可以量化、个性化的可穿戴AI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运动监测一体设备,进行实时症状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及时调整可穿戴AI治疗设备的内设方案,形成闭环式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帕金森病可穿戴AI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运动监测一体设备,具备运动症状的数据可视化,闭环管理PD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和跌倒风险预测水平功能,实现推动针刺设备现代化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帕金森病可穿戴AI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运动监测一体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采用仿生复合柔性材料制作成弹性衣裤形式,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模块、智能芯片模块和穴位电刺激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智能芯片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智能芯片模块与穴位电刺激模块采用有线连接,所述智能芯片模块与人机交互App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智能芯片模块包括配套电池和智能芯片,所述穴位电刺激模块包括电极阵列和导线,所述智能芯片与配套电池、传感器模块、电极阵列和人机交互App连接,所述智能芯片位于腰部,且以腰包形式存在,所述人机交互App与外置按钮通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三号传感器、四号传感器、五号传感器、六号传感器、七号传感器、八号传感器、九号传感器、十号传感器和十一号传感器,所述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三号传感器、四号传感器、五号传感器、六号传感器、七号传感器、八号传感器、九号传感器、十号传感器和十一号传感器均设置在设备本体上,且均与智能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传感器和二号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左、右肘关节,所述三号传感器和四号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左、右腕关节,所述五号传感器和六号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左、右拇指远端,所述七号传感器和八号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左、右食指远端,所述九号传感器和十号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左、右踝关节,所述十一号传感器设置在设备本体的腰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3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低成本分布式电解甲醇制绿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