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菌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3530.7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于家峰;于雪;曲杰;刘爱娣;刘灵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22;C12R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韩洪淼 |
地址: | 253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异黄酮 微生物 转化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研究技术领域。转化菌株为菌株DZU‑LM12,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79,保藏日期为2021年06月24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命名为DZU‑LM12;以及该菌株在转化大豆异黄酮、制备O‑Dma中的应用。本发明菌株属于斯奈克氏菌属(Slackia exigua),在厌氧条件下可将大豆苷元代谢为去氧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ma),为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提供新的菌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研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异黄酮是豆类植物如大豆、葛根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它不仅能够抑制癌症,还具有抗氧化、预防心律不齐、延缓衰老、治疗抑郁症、防辐射的作用。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于饮食中的植物激素越来越感兴趣,其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多种肠道微生物的氧化和还原代谢途径可以转化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衍生物。目前,人们无法从自然界中萃取得到各种异黄酮代谢产物,人工化学合成所需成本又极高。大豆异黄酮中主要的两种活性成分为大豆苷元(daidzein)和染料木黄酮(genistein)。
本发明从人类新鲜粪样中筛出对大豆异黄酮具有转化功能的细菌菌株,为异黄酮的转化过程提供新的肠道微生物来源,推动异黄酮转化菌株在益生菌剂方面的应用,旨在解决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产品资源匮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菌株DZU-LM12,经检测本发明菌株Slackia exigua DZU-LM12能把底物大豆苷元开环转化成O-Dma。菌株DZU-LM1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79,保藏日期为2021年06月24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命名为DZU-LM12。
本发明从人新鲜粪样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以将大豆苷元底物进行转化的专性厌氧斯奈克氏菌属菌株Slackia exigua DZU-LM12。并将该菌株的转化产物分离纯化后经过HPLC检测,与O-Dma标品对比初步推测该产物,以及利用ESI-MS准确鉴定代谢产物。最终,确定DZU-LM12在厌氧条件下能将底物大豆苷元代谢为O-Dm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将大豆苷元代谢为去氧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ma),为异黄酮的转化提供新的菌源。自2000年以来,已从不同动物粪样菌群中分离筛选了大量对大豆异黄酮具有特定转化功能的细菌菌株,其中分离报道的O-Dma产生菌共涉及Clostridium、Eubacterium、Enterococcus三个属,本发明菌株DZU-LM12为属于Slackia属,为大豆异黄酮的转化过程提供新的肠道微生物来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专性厌氧菌株DZU-LM12代谢大豆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厌氧菌DZU-LM12的16S rDNA基因序列绘制的的系统进化树;
图3为DZU-LM12对大豆苷元的转化产物质谱图。
图4为O-Dma的化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菌株来源
取自德州学院大学生新鲜粪样。
2.试验方法
2.1菌株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3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