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CB板控制的加湿除湿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4047.0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欧业武;邓华杰;曹长益;欧洪美;朱友成;朱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创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73 | 分类号: | F24F1/0073;F24F1/0083;F24F1/0087;F24F6/10;F24F13/20;F24F13/28;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张萤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cb 控制 加湿 除湿 一体机 | ||
1.一种基于PCB板控制的加湿除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吸风扇(2)、分隔板(3)、调节装置(4)、湿度装置(5)和移动装置(6),所述壳体(1)外壁的上段开设有开槽(11),所述壳体(1)外壁的下端开设有空腔,所述分隔板(3)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且分隔板(3)位于空腔内,所述吸风扇(2)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上,且吸风扇(2)与开槽(11)相连通,所述移动装置(6)设置在分隔板(3)的顶部,且移动装置(6)的底部依次贯穿分隔板(3)和壳体(1)并向下延伸,所述调节装置(4)设置在分隔板(3)的底部,且调节装置(4)的顶部依次贯穿分隔板(3)和壳体(1)并延伸至开槽(11)内,所述湿度装置(5)设置在开槽(11)内,所述湿度装置(5)设有两部分,且湿度装置(5)的两部分分别位于调节装置(4)的两侧,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电机(41)、同步带(42)、调节组件(43)和遮蔽组件(44),所述调节电机(41)设置在分隔板(3)的底部,且调节电机(41)的输出端贯穿分隔板(3)并向上延伸,所述调节组件(43)设置在开槽(11)内,且调节组件(43)的底部贯穿开槽(11)并与分隔板(3)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42)套设在调节电机(41)的输出端和调节组件(43)的底部,所述遮蔽组件(44)设置在调节电机(41)的输出端上,且遮蔽组件(44)的顶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开槽(11)内,所述调节组件(43)包括固定板(431)、转动板(432)、转动轴(433)、滑动板(434)、滑动轴(435)和两个滑动柱(436),所述固定板(431)竖直设置在开槽(11)内,所述转动板(432)竖直位于开槽(11)内,且转动板(432)与固定板(43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33)转动设置在分隔板(3)上,且转动轴(433)的顶部依次贯穿壳体(1)和固定板(431)并与转动板(432)相连接,所述同步带(42)套设在调节电机(4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433)上,所述转动板(432)的侧壁上开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动柱(436)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内,所述滑动板(434)位于转动板(432)的旁侧,且两个滑动柱(436)均与滑动板(434)相连接,所述滑动轴(435)竖直设置在滑动板(434)的顶部,且滑动轴(435)的底部贯穿滑动板(434)并向下延伸,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与内底壁上均开设有供滑动轴(435)滑动的长槽,所述遮蔽组件(44)包括旋转齿轮(441)、齿条板(442)、横板(443)、两个闭合件(444)和两个过滤件(445),所述齿条板(442)滑动设置在分隔板(3)的顶部,所述旋转齿轮(441)设置在调节电机(41)的顶部,所述旋转齿轮(441)与齿条板(442)相啮合,所述横板(443)设置在齿条板(442)的顶部,且横板(443)的顶部与壳体(1)的内顶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板(443)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446)和第二齿条(447),两个所述闭合件(444)分别位于固定板(431)的两侧,且每个闭合件(444)的底部均贯穿壳体(1)并与第一齿条(446)相啮合,两个所述过滤件(445)分别位于固定板(431)的两侧,且两个过滤件(445)分别位于两个闭合件(444)的旁侧,每个所述过滤件(445)的底部均贯穿壳体(1)并与第二齿条(447)相啮合,每个所述闭合件(444)均包括多个闭合板(4441)、多个闭合轴(4442)和多个闭合齿轮(4443),多个所述闭合轴(4442)呈等间距位于开槽(11)内,且每个闭合轴(4442)的顶部均与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每个闭合轴(4442)的底部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空腔内,多个所述闭合板(4441)呈等间距位于开槽(11)内,且每个闭合板(4441)分别套设在一个闭合轴(4442)上,每个所述闭合齿轮(4443)分别设置在一个闭合轴(4442)的底部,且每个闭合齿轮(4443)均与第一齿条(446)相啮合,每个所述过滤件(445)均包括多个过滤轴(4451)、多个过滤板(4452)和多个过滤齿轮(4453),多个所述过滤轴(4451)呈等间距位于开槽(11)内,且每个过滤轴(4451)的顶部均与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每个过滤轴(4451)的底部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空腔内,多个所述过滤板(4452)呈等间距位于开槽(11)内,且每个过滤板(4452)分别与一个过滤轴(4451)相插接,每个所述过滤齿轮(4453)分别设置在一个过滤轴(4451)的底部,且每个过滤齿轮(4453)均与第二齿条(447)相啮合,所述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铰接门(12),且每个铰接门(12)分别位于一个开口内,所述湿度装置(5)包括加湿组件(51)和除湿组件(52),所述加湿组件(51)和除湿组件(52)均设置在开槽(11)内,且加湿组件(51)与除湿组件(52)分别位于固定板(431)的两侧,所述加湿组件(51)包括水箱(511)、水管(512)、电磁阀(513)、加湿框(514)、加热器(515)、加热阻丝(516)和湿帘(517),所述加湿框(514)设置在开槽(11)内,所述水箱(511)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水管(512)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水管(512)的一端与水箱(511)相连接,且水管(512)与水箱(51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电磁阀(513)套设在水管(512)上,所述水管(51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与加湿框(51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热阻丝(516)设置在加湿框(514)内,且加热阻丝(516)位于水管(512)的下方,所述加热器(515)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且加热器(515)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壳体(1)和加湿框(514)并与加热阻丝(516)相连接,所述湿帘(517)竖直设置在开槽(11)内,且湿帘(517)位于加湿框(514)的旁侧,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升降电机(61)、L型板(62)、同步链(63)、导向柱(64)、四个同步轮(65)、四个升降螺杆(66)、四个升降框(67)和四个万向轮(68),所述L型板(62)设置在分隔板(3)的顶部,所述升降电机(61)设置在L型板(62)的顶部,四个所述升降螺杆(66)呈矩阵转动设置在分隔板(3)的顶部,且每个升降螺杆(66)的底部均贯穿分隔板(3)并向下延伸,所述升降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62)与一个升降螺杆(66)的顶部相连接,四个所述同步轮(65)分别套设在四个升降螺杆(66)上,且四个同步轮(65)均位于分隔板(3)的下方,所述导向柱(64)竖直转动设置在分隔板(3)的底部,所述同步链(63)套设在四个同步轮(65)上,且同步链(63)的外壁与导向柱(64)相抵触,四个所述升降框(67)分别位于四个升降螺杆(66)的下方,且四个升降框(67)的顶部分别套设在四个升降螺杆(66)上,每个升降框(67)分别与一个升降螺杆(66)相螺接,每个所述升降框(67)的底部均贯穿壳体(1)并向下延伸,四个所述万向轮(68)分别设置在四个升降框(67)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创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创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40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桶用智能坐垫
- 下一篇:一种内嵌结构双段保护式防触电的电源线插头